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五十三章:四极架‘天柱’,链接外太空 (1/2)

“现在我们回到关于女娲补天这一神话故事的描述:断鳌之足以立四极。”

“鳌字从敖,义为抬高、抬升。四极在古代天文学中指的是日月周行四方所达的最远点。”

“所谓的四个最远点,其实就是距离太空最近的地方。”

“断定四极位置,从而树立高耸建筑,连接外太空。”

林墨掷地有声的说道。

哗!!!

直播间的观众瞬间沸腾了。

破案了,破案了,女娲补天的神话已经完全被解开了。

就在这时。

林墨再度扔下了一个石破天惊的推测:

“蓝星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是由于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热源是地面长波辐射,离地面越高,受热越少,气温就越低,这也是对流层受地表影响较大的根本原因。”

“地表带来的影响使得气象要素(气温、湿度等)的水平分布不均匀。”

“空气有规则的垂直运动和无规则的乱流混合都相当强烈,上下层水气、尘埃、热量发生交换混合。”

“只要在某一点上增大地面长波辐射,那么南极上空的稳定对流层环境就会被打破。”

“整个蓝星的对流层都会发生剧烈的变化,活动更加频繁,风起云涌。”

“我们都知道地面长波辐射其实就是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温度增高,转而将能量向天空作出的辐射。”

“大家还记不记得类似的光能量转换,我们曾亲眼目睹过,而且就在最近。”

话音刚落。

直播间的观众们陷入了沉思中。

光能量转换?最近看见过?

所有人的脑海中瞬间复现了一个画面。

....

东夏国,中科院会堂。

“亚特兰蒂斯,金字塔!就是它!”

“从大西洲释放出来的光能唤醒了沉睡的金字塔,金字塔汲取了外在光能,注入大西洲,从而使得大西洲的磁欧石能源系统有着充足的供能,让整个大西洲从大西洋海底升起。”

物理学权威钱垌院士第一时间反应过来。

早在林墨提出如何削弱太阳辐射和引导氧气的时候,他就已经在暗地里琢磨是不是能够把太阳辐射当作动力源泉,从而运用到引导氧气上面。

果然。

两大文明的解决方案跟他想的一模一样。

正因如此,钱垌才会变得如此激动!

因为臭氧层空洞不单单在第四太阳纪元出现,第五纪元同样存在这个问题,南极洲上空现在就有臭氧空洞,从而引发了全球温室效应。

假如说两大文明能够用这个方法去解决臭氧空洞问题,那么他们是不是可以依样画葫芦,去修补南极洲的臭氧空洞。

“快!”

“快把这部分内容全部记下来,用超级计算机进行推演,看看得出的结果是什么!”

钱垌大声喊道。

周围的物理学部院士纷纷反映过来,记录推测过程和方案。

“钱老。”

“你是不是有别的想法?”

一旁的天文学权威曾弘烨突然上前,目光炯炯有神的看着钱垌院士。

生命科学和医学部负责人李梅院士、地学部负责人张鬴院士也都注视着他。

迎着三人的目光,钱垌院士强忍住心中的惊喜,沉声说道:“是,我从林墨的直播发现了一个点。”

“此前,我们不知道两大文明修补臭氧层的具体方案,只觉得我们同第四太阳纪的文明水平差距太大。”

“可实际上,按照文明等级推算,核战争时期的利莫里亚应当是二级恒星级文明。”

“亚特兰蒂斯只能和利莫里亚做到在战局中持平,双方科技水平不会差距太大。”

“目前,我们国家的科技水平站在了蓝星顶尖位置,距离突破一级文明只差一点契机。”

“摆在我们面前的是第四太阳纪的利莫里亚文明遗迹,同我国科技发展近乎完全相似的科技文明。”

“无论是从中获取了什么,总而言之,我们进入二级文明的时间不会太远。”

“那么,是否可以借鉴两大文明修补臭氧层的方案去修补南极洲上空的臭氧空洞。”

“要知道,两大文明面临的可是覆盖整个北半球的空洞,而我们面对的南极臭氧空洞在全盛时期,面积达2000多万平方千米,覆盖整个南极大陆及南美南端,双方面对的根本不是一个难度级的挑战。”

什么?

闻言。

曾弘烨院士、李梅院士、张鬴院士脸上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