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寅时。
是大臣们出门赴早朝的时间。
在相府门口,曹三上了荀彧的马车。
许褚带着十多个虎卫军勇士,随伺在前后左右。
两人寒暄几句,开始向宫城出发。
“令君,主公病情如何?”曹三见无外人,问道。
“嘘——!”荀彧做了个噤声手式,一边望向窗外。
“没事,马车声和马蹄声大,听不到的。”曹三道。
“鄙人姓曹名昊,行三,字日天!大家都叫我曹三,令君大人也可以这样叫我。”
曹三瞎编道。
“哦!好特别的字。”荀彧一愣,道。
“相信令君也知道我的一切了。伏波将军和虎侯都与我开诚布公,因为主公的事而精诚合作。希望令君也与我坦诚相见。”
“好吧,曹先生,我认同。”荀彧道。
“都是为了主公的大业,所以大家不如直接点。咱们在外还是以主公令君相称,私下你可以叫我曹三。”
“好的。”
“我这个人比较喜欢直接,因为大家都赶时间!”
“曹先生快人快语,彧喜欢!”
“那就好!刚才我们说到哪?主公的病情?”
“对对!刚才你问主公的病情。不好,时有剧痛,已去长寿山休养两日了。”荀彧道。
“哦,听说长寿山的空气和环境极好,利于修养生息?您去过没有?”
“去过。怎么?”荀彧看了他一眼。
“没有,关心主公,就随便问问。”曹三笑道。
“嗯。那里有座长寿山和鹤鸣湖,确实安静,是个养病的好地方。那里有现成的道观可以栖身,主公这次出行很秘密,只带了极少人。”
“哦,带了哪些人?”
“主要是董昭。”
“哦,此人如何?”
董昭是济阳定匋(现今山东菏泽)人,早期为袁绍参军,与荀彧交往甚密,后弃袁绍,随张扬迎汉献帝时获议郎官职,后在洛阳与曹操相见。提出迎天子,定都许都的建议。当时就得到了曹操的赞赏和器重。
而推荐董昭与曹操见面的,就是他荀彧。
拯救天子,是他的理想,荀彧当然全力推荐和支持。
可是等汉献帝在许都住下后,曹操的野心就慢慢暴露了。
而阴谋篡位的策划者,正是董昭。
荀彧后悔不已。
从此以后,两人处于半翻脸的状态。
董昭一直有两个身份。
一是曾担任过河南尹、徐州牧、冀州牧,现在是魏郡太守。
另一个是曹操的谋士。
因为不常在许都,才避免了与荀彧的冲突。
曹三明白荀彧和曹操已经离心离德,和董昭势不两立。
关系没破裂,只是因为南征失利,篡位延后,
虽然自己和荀彧配合演戏,对天子和百官表态不称帝,
但对曹操来讲,这只是权宜之计,稳住后方。
并不可能动摇他的根本意图。
曹操代汉自立,只是时间问题,
关于曹操在长寿山养病,史书上没有记载。
曹三猜测,此时曹操很可能在冀州拉拢河北世族。
他打算在邺城,继承袁绍的一切遗产。
想用河北世族来替代以颖川为代表的河南士族的分权。
不知道,作为河南士族代表的荀彧,
如果知道了曹操是借养病为名,行拉拢河北世族之实,
会做何想?
他是一个铁杆荀迷,
但也是曹操的替身,
他不敢直接告诉他,
那样,自己将以最快的速度给曹操试刀。
……
“令君,为何曹操此次长寿山养病,只带了董昭?”
曹三问道。
“这不奇怪,自从提出奉天子入许都后,董公仁就成了主公的宝贝。”
荀彧笑笑道。
“我看未必,主公的宝贝也不是只有他一个。”
“那倒是。”
“噫?令君,不对呀!”
“什么不对?”
“董昭不是魏郡太守吗?”
“是啊,怎么?”
“魏郡在冀州,到这里有多少距离?”
“大约三百多里吧。”
“这么远,他不在魏郡呆着,来许都干嘛?”
荀彧心中一怔,又笑道。
“主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