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殿内此刻如同鹌鹑一般的百官,朱敛眼眸里流露出不屑。
他看的出来,这些人,只不过是为了敢于直谏的虚名罢了。
现在他真的动手杀人了,这些人反而都闭嘴了。
而之所以朱敛断定这些人只是为了搏虚名,很简单。
当年淮右跟着他们兄弟一路搏杀的那些老臣,此刻可是一个都没说话。
而像徐达之子徐辉祖更是眼神崇拜的看着他。
要是当年开国之初一路走来的老人认为他是要造反,直接就准备提刀了。
那才是真的愿意为大明赴死者。
这些读书读傻了的读书人,什么今日龙椅明日后宫。
花里胡哨!
不过就是为了搏一介虚名而已!
看着安静下来的朝堂,朱敛这才缓缓道。
“今日本王召集诸卿,所为之事,乃我大明之国本,会试!”
“此次会试,所录者,皆为南方士子,本王命锦衣卫搜查,不过旬日,便查出了一个让本王心痛的结果。”
“翰林学士刘三吾,如此德高望重的大儒,居然公开为南方士子徇私舞弊!”
“致使我大明北方才子,均无一人上榜!”
听到朱敛这番话,朝堂下的百官纷纷目瞪口呆,所有人都流露出不可置信的神情。
那可是刘三吾!
大明朝少有的大儒!
其为人慷慨,胸中无城府,坦率之翁的评价,是朝内诸人公认!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为了南方士子徇私舞弊?!
但是还没等百官们回过神来,朱敛拍了拍手,十本由刘三吾亲手挑选的佳本就被宋忠率人拿了出来。
看着朝堂之下目瞪口呆的百官,朱敛淡淡道。
“别说诸卿不信,本王,一开始也不相信啊。”
“但是十本策论皆在此,所录者,皆为南方士子,这又让本王如何不信?”
“本王,很痛心啊。”
“堂堂大儒,却一朝行差踏错,本王甚是惋惜。”
“但科举取士,本就是要为国家选用人才,若是徇私舞弊,只录用南方士子,那置我大明北方士子于何地?”
这一番话缓缓落下。
朝堂内出身北方的文武顿时心生感激。
至于此前朱敛暴烈杀人的行为,直接被他们忽略了。
但凡英明之君,谁的手段不果断?
而且皇帝陛下杀了多少人,明王殿下才杀这几个,算得了什么!
一名北方士子出身的文臣一步踏前,面色诚恳道。
“明王殿下秋毫必察,此等卓著之眼界,实在是为我等所钦佩,陛下让殿下监国摄政,实在是缴天之幸!”
伴随着这句话出口,其他出身北方士族的百官也纷纷出言。
“若非殿下明察,吾等皆要被刘三吾这厮蒙蔽了啊!”
“殿下此举对天下社稷有大功焉,若是让刘贼侥幸而成,恐怕我大明又要复宋之时的南北之争也!”
“我大明一统天下才多少年,竟出此国贼,殿下绝不可轻饶!”
满殿的吹捧声中,南方士族出身的百官神色却都有些怪异。
有人想去翻那十本策论,但是都忍住了。
之前被推出午门斩首的那些人可还没死片刻!
真翻了这十本策论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岂非不是送上门给明王宰?
朱敛看着殿内站立的南方官员们皆是一副脸服口不服的样子,眼眉微皱。
今日这南北之案,若不解决。
一旦南人和北人离心,那大明对于地方的统治力就会衰弱。
地域分化是最要不得的!
南人不能只是南人,北人也不能只是北人!
南北之人都应该只有一种身份,那便是大明子民!
于是朱敛拍了拍手,淡淡道。
“此案为避免影响扩大,本王以让锦衣卫速决,但名册名单皆留有备份昭示天下。”
“本王明日,便会让锦衣卫将此次会试所录之名单昭告天下!”
“而后会重新派人审阅此次会试之卷。”
“本王要告诉天下人,既以是我大明之子民,那就万不可以南北地域而区分对待!”
“昔年南宋拱手让北方,让北人皆不知我中原,此等之事,绝不可在我大明发生!”
“本王在此便说一句,若谁日后行事办差,带有南北地域之分,那不论你官居几品,爵位何高,本王都会将你一撸到底!”
冷肃之声下,百官纷纷惊住了。
不仅是为朱敛消除南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