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神色冷漠的朱敛,朱允炆张了张嘴,但最终还是闭上了。
他始终认为,这道诏令会给大明带来极大的祸患!
但是,如今朱敛掌监国大权,领三公三孤之职,总摄军权。
说一句摄政王毫不过分!
但是,他也不是没有办法,朱允炆缓缓低头,他今天晚上就去乾清宫求见皇爷爷。
想必,皇爷爷一定会阻止伯叔祖的这道诏令!
然而就在这时,淡漠声响起。
“允炆,今日便是殿试结束之后的阅卷日,根据惯例,大明皇帝要亲临,但是如今你皇爷爷闭关休养。”
“我也懒得去,此次就由你做为我大明皇储前去吧。”
闻言,朱允炆抬起头,他这才想起,今日确实是殿试出结果的时候,于是连忙拱手道。
“谨遵伯叔祖之命。”
对于这件事,他是极为热衷的,身为皇储,能接触越多的士人越好!
“去吧。”朱敛挥了挥手。
“诺。”朱允炆恭敬行礼,随后转身离开。
看着朱允炆的背影,朱敛神色似笑非笑,这可是洪武末年著名的南北榜案!
自己这位侄孙,一会,就该手忙脚乱了。
到时候就让他看看,何为。
霸者方能操持天下!
性格优柔寡断生于寻常之家并非坏事,但若是生于天家。
那便是最大的祸事!
朱敛眼眸淡漠,今天,他必须要好好给朱允炆上一课!
……
太和殿。
朱允炆正襟危坐于软塌上。
今日阅卷日,主考官会将本次殿试最佳十人呈上。
按理来说,会是由皇帝来亲批一甲第一、二、三名。
这前三名便是状元、榜眼、探花。
能考取一朝状元的人中龙凤,朱允炆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看一看是什么样的人了。
他也没等多久,大约半刻钟后,一名老态龙钟,发丝若雪的老者就缓缓迈入殿中,见到他后,老者恭敬道。
“臣,翰林学士刘三吾,见过皇太子殿下。”
“刘老免礼,快快请起。”朱允炆起身虚托,满脸真挚道。
刘三吾神色流露出笑意,作为士人,他们实在是太满意这位皇太子殿下了。
谦和,善良,仁孝。
是实实在在的圣主之姿啊!
“谢皇太子殿下。”刘三吾还礼恭敬道,随后起身,让身后的侍从将此次会试前十佳本递上案榻。
见到佳本呈上,朱允炆眼眸流露出些许兴奋,随后立即掌手。
他虽然已经初履国事,但这等事关国本的大事,此前朱元璋还从未让他经手过。
打开第一本策论文章后,朱允炆瞬间就被吸引住了。
不知不觉就读入了迷,一本又一本的拿了过来。
但是逐渐的,他觉得有些不太对劲。
随后神色开始有些凝重了起来,待到十本看完后,他神色已经完全大变。
朱允炆抬头,眸子流露出几分不安道。
“刘老,这十人,全是,南方士子?”
“嗯,皇太子殿下明察,此十人,皆为我南方士子。”刘三吾捋了捋胡须笑道。
他此次也没有想到,十本佳册,居然全是南方士子所出。
此番会试后,南方士子又要长脸了!
看着神色含笑的刘三吾,朱允炆此刻却只感觉自己如坠冰窖。
他想到了两日前跟朱敛的对话。
若一朝殿试,最终录取者,全是南方士子会如何?
当时他言之凿凿的说绝对是舞弊。
但是现在,他看着刘三吾的笑容,内心完全清楚一件事。
大明殿试,绝对不可能舞弊!
先不说刘三吾作为翰林学士,不仅学问高,其本人更是高风亮节,道德模范,绝不可能做此等徇私舞弊之事!
就算他敢徇私舞弊,不怕死吗?
洪武一朝,死了多少人?!
真的徇私舞弊,那可是要死全家的!
但若没有徇私舞弊……
朱允炆回想起朱敛当日所说之言。
若是尽录为南人,那北人之心该如何安抚?
他当时说,大可让国子监着重加强对北方士子的培养。
但是问题真的出现之后,真的能按他的想法来?
只是让国子监加强对北方士子的培养?
冷汗开始从朱允炆的后背流下。
他逐渐清晰的认识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