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侠镇今儿个天色不太好。
乌云压顶,黑沉沉的,大白天就点上了灯。
虽然如此,七侠镇一如往常的热闹非凡。
大街上、屋顶上,或站或蹲的满是江湖人物。
虽然人多、热闹,却没有任何摩擦发生。
不论是武林豪杰,还是绿林高手,都规规矩矩的站在自己的立足之处。
在这条街上的江湖人物都在等一个人,等一个机会。
七侠镇镇魂医馆,人称“金针渡劫”的王神医坐诊。
虽然王神医在江湖成名不足半年,但“日救一人,日行一善”之名业已传遍综武世界。
但凡是得王神医手中金针医治的,不管是陈年顽疾,还是突发急症,皆针到病除。
不仅如此,被医治者还会功力大增,更有甚者,返老还童。
据说,王神医救的第一个人,是名身受重伤的老妪。
可那僵死的老妪,经王神医施针之后,竟然摇身一变,变成了甜美无匹的小萝莉一枚。
传闻越演越烈,来七侠镇镇魂医馆求医者络绎不绝。
但王神医始终禀承自己的宗旨:“日救一人,日行一善”。
即,一天只救一个人。
疑难杂症优先,挺不到第二天的急症优先。
此时,诸江湖人士翘首以盼的王神医——王鑫正慢悠悠的撑了个懒腰,打开房门。
此刻,站在镇魂医馆对面同福客栈屋顶上的望风的人纷纷道:“出来了,出来了,王神医出来了!”
其中最熟悉的,便是同福客栈掌柜佟湘玉的声音:“额嘀个神呀,可算是出来了。”
王鑫听到佟湘玉的声音露出笑颜。
他看着早早等在房门口的大弟子巫行云问:“小云,今天轮到谁?”
巫行云长着一张娃娃脸,身量若豆蔻年华的少女,一脸甜美可人的笑容看向王鑫:
“回禀师尊,今天递名帖求医的共计一千四百八十九位。”
“排号第一的乃是武当派掌门张三丰,替门下徒孙张无忌求诊。”
王鑫问:“那第二是谁?”
巫行云甜美一笑:“还是胡青牛。”
王鑫听了摇头,蝶谷医仙胡青牛在他这里排第二已经排了小半个月了。
胡青牛俩口子有点大病,老婆没事喜欢给老公和老公的病人下毒,再让胡青牛去解。
胡青牛也不知道是被自家老婆搞怕了,还是想找王鑫砌磋,一个月前就到了七侠镇。
当时排号九百八十一。
因为王鑫有个规矩,但凡是排队的江湖人,能凭真本事冶好一个普通人,就自动向前递进一名。
所以,半个月后,胡青牛愣是凭医术排到了第二。
当王鑫知道有胡青牛在,就特意找系统兑换了本《毒经》。
却没想到,半个月过去了,胡青牛还排在第二。
王神医规矩:疑难杂症第一个治。
胡青牛不过是每天被自己老婆下毒,算什么疑难杂症?
所以胡青年这个第二排了有半个月了,还是第二。
王鑫点头道:“那就有请张三丰吧。”
说话间,王鑫从自己居住的后院往医馆前堂去。
“张真人,里面请。”薛慕华一脸恭敬的将武当山开派宗师张三丰请入医馆。
张真人此时须发皆白,一双眼睛却仍然分外明亮。
行家一看便知内功精湛。
他身边跟着的小子却形容疲惫,眉眼乌青,显是正受疾病折磨。
此时张三丰已经带张无忌去过少林,求《九阳真经》另一半被拒。
回武当山的路上,张三丰偶然听说七侠镇有位新近崛起的神医,便抱着一线希望前来。
可当张三丰见到王鑫时,难免有些失望。
坐堂的大夫,剑眉星目,五官硬朗,身形板正。
穿着一身水蓝色的长裳。
给他把剑,就是个长相引人注目的年轻侠士。
年轻,太年轻。
怎么看都不像神医。
可张三丰毕竟是一代宗师,就算心中失望,面上却终归没体现出来。
毕竟,为他引路的,是早已成名江湖的“阎王敌”——薛慕华。
王鑫坐着看了张三丰师徒二人一眼,才向薛慕华点头。
张三丰自成名以来,尚是头回遇上此等无礼后辈。
对方就算不行晚辈之礼,也不能对他一派宗师视而不见吧?
可是这世上,但凡是自忖有点本事的,脾气都不会太好。
张三丰,终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