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十二章 高宗的烦恼 (1/2)

媚娘送走了高阳公主,望着她离去的背影,不禁慨叹这样一个高贵美丽的女人竟然会背着驸马与一个叫做辩机的和尚私通。当然这个在史书里早已不是什么新鲜桥段。作为女人,高阳拥有了太多,姣好的容貌、天家的出身,聪慧的头脑,只是她并不安分。也许人总是被过多的欲望牵着走,此次她来找媚娘来探虚实,恐怕来者不善。

媚娘坐在椅子上,想着出神,突然听到丫鬟锦翠近来通传:“皇上驾到。”

媚娘于是起身恭迎圣驾。

高宗见到媚娘舒展了眉头,嘴角上扬,毕竟这是他真心喜欢的女人。

媚娘差人抱来弘儿,两人逗了会孩子,那场面,很是和谐。

晚上高宗留在媚娘的云起宫用膳,他今日吃的很少,媚娘问起,高宗回答说朝堂上的事少不得要烦恼一阵。

原来国家表面太平无事,其实地方武装割据形势严峻,河南道被张弛一族把持,淮南道被冯孝成一族把持,陇右道被石为天一族把持,江南道被裴文忠一族把持,这四大家族割据了大江南北,对中央形成威慑。中央的权利也不完全在皇上手中,中书令王皇后的舅舅柳奭依附赵国公长孙无忌把持着朝政,政令有时不出太极殿,日子久了皇上心里自然不痛快,可长孙无忌位列凌烟阁第一位,凌烟阁乃是太宗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高阁。长孙无忌在大唐功勋卓著,又深得人心,高宗感觉自己快被这个亲舅舅架空了,又无计可施。像是被放在温水里煮的青蛙,等青蛙意识到危险时,已无可奈何。而高宗虽热仁弱,却不愚笨,他好想摆脱这种被人牵制甚至是控制的命运,奈何舅舅长孙无忌是首辅大臣,势力在朝中盘根错节,一时难以连根拔起,是的连根拔起,谁威胁到皇权了,谁就得被清理甚至铲除,在封建帝制中,无一例外。

其实高宗近来已经看王皇后很不满了,认为她不过是长孙无忌利益集团在后宫的代表,所以他偏爱萧淑妃,想借助萧淑妃打压王皇后和他的舅舅,目标当然是罪魁祸首长孙无忌。可是萧淑妃的潇氏家族却并不给力,他们善于游走在皇帝和长孙无忌之间,左摇右摆,因为毕竟长孙无忌在朝中说一不二,潇氏为了自保,也不想力挺没有实权的皇帝。

皇帝正无计可施,见到媚娘袅袅娜娜,美丽动人,见到孩子幼小可爱,勉强一笑,之后烦恼如滚滚长江水一样一发不可收拾。

此刻在媚娘的云起宫,没有王皇后的“罗嗦”,没有摇摆不定的潇氏集团代表萧淑妃,更加没有朝堂上的隐阴谋诡计,高宗卸下了伪装,除去他的政治面孔,流露出一个孩子般脆弱的一面,是的他需要人来安慰,需要知己,需要温情。

帝王之所以喜欢自称为“寡人”,“孤”是因为他们始终站在权利的制高点,也是漩涡最中心,一个不小心,就会跌落万丈深渊。每天面对的一切人都是有所图,有所求,他要具有一双慧眼,明辨忠奸,更要维持政治平衡,巩固皇权,才不至于被人拉下马,身首异处,才不至于受到小人的蒙蔽,被人利用算计。所以,当皇上是个苦差事,绝对权力,绝对孤独。

高宗虽然没有父皇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冷血和魄力,但是权力失衡带来的可怕后果他早就清醒地认识到,因此他很烦恼,充满忧愁,想要破局而出,又苦于没有良策和方法。

半晌,高宗问媚娘,“媚娘,太宗以仁德治天下,你觉得对吗?朕应该延续这种国策吗?”

“皇上,臣妾认为以仁德治天下固然是正确的,但是要有菩萨心肠,金刚手腕。”媚娘回答道。

“哦?菩萨心肠,金刚手腕,这个说法倒很新鲜,媚娘说说你的见解。”高宗对媚娘的话表示很有兴趣。

“就是心中有仁德,手中有权柄,口中有决断。”媚娘稍加思索,便脱口而出。

“说得好,好一个仁德,权柄,决断。”高宗大为赞赏。

“媚娘,如果,我说如果,我要加强中央集权,我该怎么做?”高宗询问道。

“首先,应不动声色,在军中制造矛盾,削权,然后扶持自己信任的人执掌军权。当然这要做的天衣无缝,要能拿到台面上来说。”媚娘坦言。

“媚娘,朕欣赏你的谋略和真诚,只是具体要怎么做?”高宗两颗黑亮在眸子放射出光芒,他要细细听媚娘讲军机要事。

“是人就有弱点,军中高官自己可能贪酒好色,或者贪图金银珠宝。即便他们能洁身自好,也不代表他们的子嗣和亲人就不仗势欺人,就没有劣迹。只要抓住弱点,他们就唯皇上马首是瞻。皇上可以对他委以重任,也可以拉他下马。这就像放风筝,风筝飞的再高,线始终握在皇上手里。”武媚娘一席话,听得高宗目瞪口呆。

他惊叹于媚娘的政治谋略,在他心中,媚娘已经从一个千娇百媚的妃子变成他的智囊。

“朕这就派人去暗中调查。”高宗终于舒心的笑了,如释重负。

媚娘见高宗舒展了愁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