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四十四章 京师城内 (1/2)

三日后。

气温回暖。

小冰河时代的威力终于有所减弱。

京师内,不少百姓都走出家门。

大街上熙熙攘攘,店铺鳞次栉比。

没办法,城门已经关闭了快小一个月。

百姓家中粮食已快告罄,城中百姓都不事农桑,只能上街求购。\

……

外城最繁华的大栅栏(今大前门一带),一眼望去,人潮汹涌、摩肩接踵。

茶馆、饭铺、粮米油面店、布店,鳞次栉比。

大明末期的荒凉颓败,在这里没有一丁点痕迹。

街道虽热闹,但普通百姓最喜欢的还是茶馆的说书相声。

听说书先生说古论今,天南海北的吹。

十几文钱便能拼个茶座。

有奢遮人物,愿再加一钱银子。

店里的伙计便会笑脸沏上一壶茶,外加些干果。

富商大户们不愿意跟泥腿子坐一起,都聚在二楼雅座。

有女眷的还用布帘子遮一遮。

今日不知为何,茶馆生意异常火爆。

大厅里挤得满满当当的。

板凳不够,有的人也不讲究,直接瘫坐地上。

二楼的雅座,也全部客满。

把端茶倒水的伙计忙的脚不离地,累得够呛。

京师被闯军围了许久,城中百姓无不战战兢兢。

危机暂时解除后,大家压抑许久的消费热情,再次爆发。

台上,刚演完一场,说书先生便拿着锣,带着跟班学徒,走到人群中央。

一声声地叫爷,求打赏。

大堂里的都是些贩夫走卒、短衫力工,自己挣两钱都不易。

连听书都是坐地上,哪里舍得另外出钱捧场。

这场说书人口才不好,感情渲染的也不到位。

再加上刚说的故事比较小众,他自己也不是很熟,不少地方都有停顿。

听客们不开心,转了一大圈,只求到了区区十几文。

京师乃首善之地,物价贵,居不易。

这点钱,都不够师徒二人平日的开支。

见师徒二人还愣在当场,影响了老少爷们特别是二楼雅座的贵客听下一场。

店里的伙计,赶紧上前把他们拉走。

紧接着,便是第二场。

店里的伙计端着一大盘干果、点心、蜜饯上了二楼。

走到楼梯拐角处的一间房。

腾出手敲了敲门,却没有推门进去。

不多时,一个面白无须的男子开门朝四周张望一下。

见四下无人,这才尖声尖气说道:“交给咱…我吧,记住咯,看好下面的泥腿子,别溜上来搅了我家小姐的兴致。”

茶馆伙计形形色色的人见得多了,眼力劲也好。

眼前男子明显是宫里人,忙低头哈腰:“记得了,记得了。”

“嗯。”说完,男子一手端着盘子,一手从腰间的褡裢里掏出一把铜钱,扔给了伙计。

伙计大喜过望,连声道谢,临了还小心翼翼地关上门。

快要合上的时候,才偷偷从门缝里眯了一眼。

一个官家小姐模样的少女,正端坐帘边,兴致勃勃的听说书呢。

……

朱媺娖见太监端着东西进来,迫不及待说道:“快端过来,怎么这么慢,耽误了我听书。”

太监苦笑一声,却不好多说什么。

今天的朱媺娖打扮得非常“朴素”,一身藏青色对襟襦裙,肩膀上披着云肩。

头发挽成少女的桃心髻。

纤纤玉手不断往樱桃小口里送点心干果。

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下方正在口若悬河的说书人。

生于皇家,既幸运又不幸。

特别是皇室女子,一辈子深锁宫中,日子无聊至极。

不过这段时间,新皇为了削减开支,将大批宫女、低品级的宦官清除出宫。

一时间,宫里面鸡飞狗跳,管理混乱。

朱媺娖便趁着这个时候,带着两个太监和宫女偷偷溜出宫。

先在成衣铺那边逛了一圈,买了点胭脂水粉。

又吃了街头小吃,一直逛了两个时辰才嚷嚷着让太监带她去好玩的地方。

京师好歹也是大都市,好玩的地方很多。

不过不适合女人去,太监没办法,只能把她往茶馆带。

凑巧,朱媺娖还挺喜欢这鱼龙混杂之地。

新上来的这位说书人,开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