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爸:“咱家五代以前还是个不小的铁匠家族。你爷爷的爷爷在冀州也是出了名的好铁匠,有着一手千锻云纹钢的手艺。方圆千里的武学名家都喜欢他打造的武器。那本锻剑诀就是我翻译的他的锻造笔记。”
苗边:“啊?那些模糊笔记的书是什么情况?还有那本道教基础大全。”
苗爸把手机放回围裙的口袋里,坐到了旁边的圆板凳上。
苗爸:“这就说来话长了。”
咱家以前是个很悠久的铁匠家族,最早据说是东汉时期的国家大匠,参加原始蒸汽铁甲舰的那种。自那时起咱家就有记锻造笔记的习惯,所以你爷爷的爷爷才能靠着祖传的笔记成为知名铁匠。
因为久经时间的考验,家里已经遗失了很多笔记。现在留下的那些书都经过特殊处理的,封面标着金属装备的要用火烤一下,其余的都要用水湿一下。上面的字迹才能看清。
至于那本道教大全,更是一个传奇般的故事。我从你祖爷爷的笔记上看到的。毕竟我其实小时候也没看到过我爷爷,更何况你爷爷的爷爷。
据记载,两百多年前。苗仁也就是你爷爷的爷爷,正直壮年。从古武当山来了一位叫守静的中年道长。带着雷击精金、天外陨铁、首山赤铜等传说中的材料,用黄金百两请苗仁共同铸造一柄宝剑。
苗仁为了铸造宝剑,同样将家传的万锻铁精加了进去。其实吧,那铁精是咱家以前每一代练习锻造不断打造的副产品。就是那种锤小了就加铁矿,加多了就继续锤。传了十几代普通的铁矿就变成了万锻铁精。
历时三年才铸成宝剑,出炉的那一天有龙吟虎啸之声。更有晴天霹雳,一连三道雷电劈在宝剑上。苗仁祖先挡了一道,结果重伤垂死,再也没有治好,后来更是直接病死了。当时所有人都认为是糟了天谴,自那之后咱家就慢慢的转型不干铁匠了。
守静道长挨了第二道雷电,也是重伤。不过比苗仁轻多了,还能带着受到了最后一道雷电而破损的宝剑回古武当山。走之前除了又给了苗仁百两黄金还将自己的修炼感悟抄了一份送给咱家。说是赔偿因果。
苗边听到这里真的是惊呆了,连元神都有些不稳。直播间里却是一片混乱。有不信的说是在编故事。也有相信的觉得特别厉害,自然还有不在意的,当故事听。最狠的是过来科普的,煞有其事的说在现场。
苗边:“那位祖先有没有自己的独门印记。”接着若有所思的把含渊从盒子里拿出来。
苗爸:“印记啊,在笔记里说他喜欢在手柄等处刻苗字,这是祖传的印记。与之相对的另一处刻虎头。说是虎头,其实就是一个圆圈加两个三角,在圆圈里写王字。将印记伪装成增加摩擦力的凹槽也是铸剑师的常见手法。”
苗边把含渊剑递给苗爸说:“爸,你看看是不是这个。”
苗爸拿在手里,看了看剑刃和剑脊上的花纹,摸了摸手柄处的凹槽。陷入了沉默。
苗爸:“剑身长一臂,宽四指。剑鄂八卦宽一扎。剑脊隐约可见流云花纹,不过比记载里的剑身多了不少的符篆,不过也是,毕竟是道教的宝剑,很可能受过道长的修补处理。虽然和笔记上的记载有不少出入,但这把剑恐怕就是那把宝剑。你是怎么得到的?”
苗边:“两千块钱在网上买的,除了金属的剑身,剑柄都腐蚀没了。”
苗爸:“额,怎么说呢。缘,妙不可言。”看着含渊剑神情恍惚。
这时直播间已经彻底炸了。有好几个网友在家里的古董武器上找到了苗家的印记。除了锦衣卫阿虚的家传宝刀。另外还有一名厨师在自己师傅的玄铁菜刀上都发现了苗字。
突然锦衣卫阿虚在直播间发了一条通告。
“致敬亲爱的观众老爷们,今天直播到此结束。感谢老铁们的支持,本次《古老的传承——铁匠苗家的家计事》第一集到此结束。下一次我们淘宝群的策划会给大家带来更好的故事体验。谢谢大家的支持,最后点个关注吧。”
“哇塞,这居然是计划好的吗?怪不得这么有传奇性趣味性,期待主播的下一次相遇。”
“科普一下,苗家铁匠是真的。我家就有苗记宝剑。有需要的人电话联系。166*******”
“今天的直播太有意思了,就好像是一部记录片一样。听人将古老的传说一一道来。”
“该不会是在掩饰什么吧,明显是直播事故。”
“楼上的一点想像力都没有,没看到节目表都出来了。你给我这么短时间安排一个。”
即使直播间关闭了,成千上万的观众还在里面疯狂刷屏。可以肯定的是苗边算是火了。甚至明天都可能在本地的热搜上看到。
而在某处公司的办公室里,两个青年坐在沙发上发火。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