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二十六章 精图地宫 (1/2)

吴邪落地后,发现居然是个地宫,面积不大,有点像是开元寺塔的布局,砖墙上掏了上百个大大小小的洞龛,里面都放着东西,胖子几人全部站在不同的方位查看。

“发了发了...落到金疙瘩里。”

“我去,早知道带个麻袋进来了。”

洞龛里面,摆放着小佛像,青铜器,佛珠等小物件,还有一些是用锦布包裹起来,看形状应该是经书之类的东西,最独特的还是正中央,高大约一米宽半米的玄鸟雕像,雕像口里叼着一块椭圆形白色类似水晶的物品,左右两边刻有繁体的文字。

“海市蜃楼现,古瞳门开启,生门既死门,凤凰涅槃生。”

“精图后玄宫,水晶舍利塔,双生子吊诡,长生之门终。”

“原来笔记遗失的下半段在此,牵扯到双生,怪不得我母亲一生都在追寻精图地宫。”

天朝麒失魂落魄的囔囔自语,解雨臣看了看他,内心十分的不是滋味,看来天朝宫的实验,以及那些双生的克隆人,都和长生逃脱不了关系。

“又是长生不老,前有西王母后有解家三姑娘,这些女人为何都贪生怕死。”

吴邪边上前查看边调侃,一眼就看出玄鸟嘴里叼着的就是舍利子,众生皆为人,其必有一死,死后火化或可得舍利子,有云:“佛既谢世,香木焚尸。灵骨分碎,大小如粒,击之不坏,焚亦不燋,或有光明神验,胡言谓之‘舍利’”。舍利子难求矣。

“在古代,人们死后通常都是会进行土葬以及风葬等,很少会有火葬,而舍利子则是经过火葬得来的。”

“舍利子,按照佛书中可以叫做室利罗或者设立罗,此云骨身,又云灵骨。有三种颜色,白色的叫做骨舍利,黑色叫做发舍利,而赤色则叫做肉舍利”。它是人在死后经过火化所得到的一种晶状物品,在佛教中舍利子一般是由“修行功德”炼就而成的,通常为非常坚硬的珠状体,五彩耀目。”

“天真,按照你那么说,这不是死人的东西吗?”

“对,就是死人的东西,你等下装东西的时候,顺便给我取下来,既然文字里面提到舍利塔,那玄鸟嘴里的舍利,铁定用的上。”

“好咧,交给我。”

地宫左边放着一张大石桌,石桌上面摆放这白,黑,赤三座舍利塔,材质应该是水晶雕刻而成的,质地很粗糙,手工比不上现代的科技,三座舍利塔的中部是掏空的,里面放置着像花生米大小的颗粒。

石桌的前面,就是地宫主人的棺椁,外面全部金黄色的古漆,周围雕刻着佛家的八宝图案,轮罗伞盖,从外形上看来,地宫的主人非富即贵。

“小哥,你们快过来帮帮忙。”

如此精美的棺椁,给人的第一眼感觉很奇怪,像是女人的首饰盒,下达的墓穴那么多,吴邪还真的没有见过,金灿灿的棺椁,经过几百年几千年的岁月,还依旧保持如此的颜色,足以说明刚下葬时,棺椁要比现在的颜色要深的多。陶壶和石纺轮

两人没有使用多大的力气就推开了,解雨臣打着手电筒照向里面,没有尸身,果然和猜想的一样,棺椁只是拿来装陪葬品的。

真正的墓室主人,采用了火葬的方式,取下舍利子。

古代,人死之后,由于地域的不同,丧葬习俗也不一,有三葬四葬之说,送终殡葬,其仪有三:一日火葬,积薪焚燎;二日水葬,沈流漂散;三日野葬,弃林饲兽。

死者有四葬,水葬则投之江流,火葬则焚为灰烬,土葬则瘗埋之,鸟葬则弃之中野。

唯独火葬多见于边荒蛮夷之地。

几年前,吴三省在新金县双房石棚古墓发现火烧人骨,证实确为火化之墓,座墓属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时代,当时在墓穴棺椁里面,也发现了火葬之后留下的舍利子。

棺椁里面摆放着小件的青铜器,铜钱,宝珠,都是墓室主人生前使用的物品,还有些已经腐化的衣物,除此之外,左上角的区域,放着一卷羊皮图,上面写着一排排的文字。

精图佑五年,岁次,早秋九月,送金刚佛像一座。

精图佑三年,寒冬六月,啊塞罗金玉楼一座。

精图佑九年,年末,金秋,玉兴楼献金彩玉三枚,绸缎五批。

......等等。

都是些贡献的资料记载。

“看来,精图部落以前是老大哥,上前全部都是小部落每年上交贡品的记录。”

吴邪指着牛皮图纸说道,上头记载的都是些贵重物品的记录,如果按照惯例,小部落每年除了上交贵重物品外,还要上交粮食农物,在棺椁里面没有看见,说明墓室主人要不就是族长,要不就是族长夫人。

部落族长负责收纳上交的金银珠宝,官僚机构负责安排上交的粮食作物,所以那些记载的资料,往往都会在官僚机构的手上,圆寂之时,都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