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皆是沧海天穹之中的大鱼,为了触及星光,便幻化出了光翼。
璀璨明媚的朝霞旖旎的落在城墙之上,苍穹之下,粹然如焚。
许念朝将信件叠的工整至极,细致的塞入了袖中,眺望着远方长江奔流不息的模样,心中逐渐明晰,那亦是光阴的流逝的样子。
有所为或无所为,结局好与坏,时光不会在乎,时光只会前进。
“也不知这样好看的景致还有几日可见......”
深宫中的日子很无聊,她虽才待了几天,却大有度日如年的感觉,不过至少她不是宫妃,不至于一辈子都要老死宫中。
她一步一步的走下石阶,耳畔风铃声此起彼伏,带着些自由的味道。
听守城门的侍卫说,这些风铃是位于九卿之首的奉常大人,亲自去灵鹫山求来的。
据说它们浸盈着山中僧人七七四十九日的真经吟诵,挂于城墙之上,可保龙脉福厚绵长,南朝陈长盛不衰。
许念朝位于高处远远的便看见,伫立在台阶下等她的张丽华和阿绫。
她们皆面露期盼,翘首以盼的注视着她。
她不经将步伐走快了一些,三步并作两步的便下了台阶。
今日是她再次去灵鹫山的日子,亦是她们约好一起将常幸的骨灰埋葬的日子。
宣帝虽未曾同意她与陈至泽一同回去赈灾的请求,但却退而求其次同意了她要去灵鹫山为哥哥与万民们祈福的请求。
同时宣帝还安排了正任职中军大将军的陈叔陵随行,美名其曰是护送她以及一同祈福。
但他实际上的目的,想来是不用挑明的。
“朝儿,都已经准备好了,我们出发吧。”
阿绫忍不住拉住了许念朝的手,触及之时,红晕便逐渐漫上了她的脸颊。
她其实想说,方才朝儿从城墙上下来的模样,真的好像是下到凡间的仙女啊。
少女本就身量纤纤,当长风拂过她的衣袂裙摆,她便像极了是被风推着走的,随时便要乘风而去一般。
许念朝纵容了她的动作,轻轻点了点头作回应,随后悄悄问道:“你们的脖颈还疼不疼?我替我哥哥向你们道歉。”
张丽华温柔的微翘着唇畔,摇了摇头。
阿绫却撒着娇道:“虽然过去了几天,但还是可疼了朝儿......需要你揉揉才能好。”
许念朝无奈之下,只能随意揉了揉她的脖颈,问道:“有没有好一些?”
“嗯!”
阿绫作星星眼的模样回望着许念朝,之后想到了什么,问道:“朝儿如今有没有我姐姐的下落啊?阿绫有些担忧......”
许念朝犹豫了片刻,轻声道:“她如今可能在隋朝。阿绫放心,我一定会想办法尽快与她取得联系的。”
“好吧......朝儿,我信你。”
阿缦疯狂的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细微的光芒,细细看去,皆然是对少女的信任。
三人又聊了几句,便向着延熹门走去。
灵鹫山在与南城墙完全相反的方向。
它处在北篱门外,而距离北篱门最近的城门便是延熹门,陈叔陵的队伍在便那处等她们。
等到三人到了延熹门的时候,陈叔陵显然是已经完全是一副恭候多时的模样了。
少年懒散的蹲在城门边,口中还叼着一根草,全无半分皇子的仪态。
但他带出来的十位士兵倒是整整齐齐的立在一旁,对于他的姿态皆呈现出一股熟视无睹的状态,似乎是他平日里便这样,洒脱无拘束惯了。
闻到响动,陈叔陵便收回了视线,将眸光落在了不远处缓缓而来的少女身上。
阳光倾泻之下,他缓缓直起了身子,眼眸之中逐渐多了些愉悦之色。
“郡主殿下,您若是再慢些走,太阳都要落山了。”
许念朝闻言有些不好意思,一面加快了步伐,一面抱歉的轻喊道:“方才送哥哥的时候太过出神,一时之间便忘了时间。”
“劳烦二皇叔久等了。”
陈叔陵把玩着手中的玉穗,笑容不减:“能等待郡主,是我的殊荣。何况郡主与亲兄离别不舍,实乃人之常情,可以理解。”
几人的驾辇很快便启程了,他们顺畅无阻的出了北篱门,大抵一两个时辰便到达了灵鹫山。
上山的路便不再适宜用马车代步了,只能步行。
微微徒步走了一段路,许念朝便看见了不远处的山脚之下,云雾掩映之间,她曾经暂居的“漪澜小筑”,那独有的、秀丽渺茫的轮廓。
琉璃一般的墨色瓦片上,落满了轻微的尘灰与细碎的阳光,它们皆透过山间清新自然的空气,最终闪着熠熠光辉,传递至了众人的眼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