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已崇敬有加,随着年纪的增长,不减反增。
但是像风无影这般,想要归隐,只要是他不想让人知晓,别说李天章,就算是沥泉山庄不耗上大量的人力物力也别想获得个一鳞片爪的消息。但是无冤无仇无所求的也犯不着费劲吧啦的去挖人家隐居的地儿,这不是上赶着结仇嘛。
对此清楚明白的李天章,原以为此生只能在长辈们的讲述中茶楼里说书先生的嘴里才能寻到属于江洋大盗风无影零星风采。
咚的一声,猛地听到香山附近有疑似风无影的踪迹出没,高兴的抄起剑就往外跑,还是李云锦反应过来一把把人摁住,绕去墨水阁接了任务挂了名二人才马不停蹄的往香山赶。
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原本兴致冲冲的来,结果在香山待了两个月,几乎把香山都给翻了个底朝天都没有看到风无影的一丝踪迹。
而江湖上知道这个消息的人越来越多,不管是想要捡漏的还是抱着侥幸心理的或者是来看热闹的,总之最近香山是人满为患。
好在香山近些年因为杜鹃之说,引的无数的少爷小姐夫人们前去游玩,其中有不少的官眷,因而使得江湖中人有所忌惮动作收敛了许多,这也是姜玉姝放心林明瑾继续朝着香山来的原因之一。
但是李云章坐不住了啊,眼瞅着来香山的人越来越多了,十万火急的又回安庆府搬救兵去了。
也是巧了,原先天南海北到处跑的姜玉姝前几天刚刚回到山庄,当李天章刚踏进山庄内院大门的时候就看见姜玉姝躺在屋顶上懒洋洋的晒着太阳。二话不说立刻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求外援,那场景让李云锦现在回想起来鸡皮疙瘩都起了一身。
姜玉姝回到山庄之前恰巧经过河中府,没有去香山,但也知道其中一二猫腻,原本是不想参与破坏小孩子的追梦大业,奈何世事难料,姜母原先已死心不在牵线搭桥相看女婿的念头,最近不知道咋的了,有点死灰复燃且来势汹汹的迹象。
姜玉姝在脑海过了一遍最近母亲大人的动向,一改懒散作风,拎着李天章到姜父跟前大义凌然的打着助人为乐帮助弱小的由头就带着墨团和两兄妹跑路了,安全起见,就连惯使的红缨枪都没有回房取,只带了随身的软剑和匕首。
姜父哪里不晓得姜玉姝的心思,但也只是笑呵呵的说着注意安全就帮着遮掩行踪,等到姜母知晓姜玉姝又跑了的时候,姜玉姝三人都快出安庆府的地界儿了,至于气的抓狂的姜母自然有姜父应对安抚,姜玉姝对此没有丝毫的担心,毕竟这流程都已经熟门熟路了。
姜玉姝陪着墨团跑了个尽兴,才慢慢的降低速度,一边等着两兄妹一边游览河中府独一无二的景色,回想起自己为何会出现在这里的原因,心底也是暗暗庆幸。
今晚回去给小黑加个鸡腿儿,如果没有他……姜玉姝一想到那像玉一般的人儿原本放松的脸上就不由自主的带上了几分笑意。
这里的小黑,就是李云章的小名,因为小的时候偷鸡摸狗,上房揭瓦的事儿一个不落,导致晒得比起膳房的木炭也不遑多让,因此荣获此名,原先只是打趣,后来渐渐的传开了,相熟的亲友也就这么叫了。
李云章倒是没有丝毫的不适,反而觉着这是自己征战四方留下的徽章,对此姜玉姝也只能拍拍肩表示少年有想法。
………………
香山原本只是一座距离河中府府城七十里左右无人问津的荒山,随着杜鹃之名的传开,香山也渐渐的热闹起来,有远见的商人们都在山脚修建了客栈,再不济也是个茶肆,几年下来,也渐渐的形成了一个小集市,左右往来的人们入乡随俗唤作香山坊。
当然,姜氏在此也有产业,因此,姜玉姝三人到了山脚,便朝着家中的客栈而去,想着先整理梳洗一番,反正两个月都等了也不急在这一时,当然,这是姜玉姝的想法,至于,李天章嘛,嗯……还指望仗着姜玉姝一了心愿即使火急火燎的也只得按捺下来。
刚踏进香山坊,李天章就凑到姜玉姝跟前,脸上的笑容狗腿的让人不忍直视:“姝姐,姝姐这边这边,这地儿我熟,赶了这么久的路累了吧,回房后我让小二先送水上去,洗漱歇息一会儿,中午我们去集市李老头家吃杜鹃宴去。李老头老家是古滇府的,古滇府人吃花吃草吃树叶都是常事,会吃更会做,李老头做的鲜花宴那是一绝…………”
一路上那叫一个滔滔不绝,口若悬河。
客栈里在柜台后面斜靠着身子正有一搭没一搭的拨着算盘珠子的掌柜百无聊奈的环视着视线范围内的或说或笑或站或立神色千姿百态的人群,从店门口外的长街一扫而过的视线刚落到雕花大门上,顿时感觉有些许的不对劲。
立马扫回去,被生活锻炼出来的眼力使他在人群中一眼锁定了重点。
脸上挂上了他自认为和善亲切又不容易让人心生反感的微笑,正想麻溜的迎上去,刚转出柜台就看见那玉树临风英俊潇洒的李家大少爷以十分标准专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