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九章:侯府庶子(9) (1/2)

圣上下诏亲封镇安伯,这件事是瞒不住的。

因此第二日,满城都在讨论这新出炉的镇安伯。

“说起这镇安伯啊!当真是少年英才,知道被戎狄下毒的秦小将军吧?就是这位镇安伯治好的。”早餐摊位之上,有人连面都不吃了,与同好侃侃而谈。

“郑兄,你是怎么知道的?这秦小将军,当真被就好了?”同桌有人质疑。

“那是自然,我有个兄弟就是秦家家丁,正是那位秦小将军院内伺候的下人,那日正巧瞧见了。”

“这也难怪,难怪圣上如此嘉奖,这一举封伯当真不过分。”

“有什么过分的?就算是封侯我也信。”

“可不是,那秦小将军可是圣上的亲外甥,秦家又是满门忠烈,这秦小将军虽然年岁尚清,却是我大魏的不世功臣,当初边关那种情况,如果没有秦小将军,如今这山河何在?”

有人说到激动处,站起来为这位秦小将军高歌颂德。

不过也有人嗤之以鼻:“得了吧,就算没有这秦小将军,戎狄也未必能破开边关的城门,难道除了这秦家人,大魏的江山就保不住了?可笑。”

“没错,除了秦家人,那李家可也是满门武将,也为我大魏立下汗马功劳。”

“李家?那李将军年过五旬了吧?哪里比得上秦家的这位小将军?人家连十八都没到。”

“江山代有才人出啊!”有人感慨,还甚是欣慰。

“哼,李家满门武将又如何?还不是与‘镇国’之名无缘?”有人不屑。

“切,我看这秦家啊!也只是靠了裙带关系上位罢了。”有人鄙夷。

“放屁。”有人拍桌而起,怒道:“难道这李家在后宫就没有倚仗吗?别忘了,这淑妃可是李家人。”

此言一出,嘲讽秦家的人顿时熄了声息。

当然,此般争论在京都的各个地方上演,甚至有人玩笑说:“这秦家到处压李家一头,你说这秦小将军中毒一事不会与李家有关系吧?”

同行的听闻此话,顿时捂住对方的嘴:“这里可是京都,片瓦掉落都能砸到一位官员,你这么说,不怕被抓啊!”

那人顿时不敢说了。

可人都是喜欢脑补的,有第一个这么猜就有第二个,不出半日,关于秦李两家的阴谋论便层出不穷。

李家如何当且不论,此刻,镇国将军府。

经过两三日的修养,又是常年习武之人,秦淮很快就恢复了些,如今能下床走动了。

看到完好无损的孙儿,可是把老太君乐坏了,老人家见天的往孙子的房间跑,全身心都充满了失而复得的喜悦。

每次面对老人家的唠叨,秦淮都很无奈。

“孙儿啊!这次你可要好好的谢谢白家的小子啊!要是没有他……你让祖母如何是好啊!”想到那些日子孙儿人事不知的倒在床上,老太君就恨不得以泪洗面。

秦淮很是无奈,却也不好说什么。

倒是沈乾恩无奈的劝:“母亲,淮儿不是已经没事了吗?以后都会好好的。”

老太君闻言,连忙擦掉眼见的泪水:“对对,你说的对,日后我的孙儿都会好好的。”

“祖母,我真的没事,您腿脚不便,等孙子好了天天去看您。”

老太君闻言一喜:“不去边关了?”

秦淮:……

无奈的点点头:“短时间是去不成了,戎狄王已死,那边能乱上一阵子。”

老太君连说了几句好:“留下就好,留下就好。”她倒是没劝孙儿不去边关的话,秦家男儿她还是了解的。

不过既然能留下,这日后的事情也好安排些。

老太君很高兴,临走前将沈乾恩叫到外面。

看着两人一起走出去,他多少能猜到他们会说什么,想想就一阵头疼。

果然,沈乾恩很快就进来了,让他几日后去梨园诗会一趟。

为了让家里的长辈放心,秦淮只能头疼的应下。

等爹爹也离开了,秦淮才揉了揉眉心。

“将军!”突然,有人敲门。

听到熟悉的声音,秦淮精神一振,马上让人进来。

来人正是李强。

秦淮看向李强,靠在床边似笑非笑的问:“李家可有什么动作?”

“并没有。”他冷笑一声:“如今城中留言四起,以那老匹夫的脾气竟然还能沉得住气,其中定有猫腻。”

秦淮心中有数:“无论他动不动,这打草已经惊了蛇,我等着抓他们的七寸。”说完,抚了抚心口,英俊的脸庞上满是乖张桀骜:“敢给本少爷下毒?本少爷一个都不会放过。”

李强早早的跟在秦淮身边,最了解这位少爷的性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