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20,咱们快走吧,免得他赖上我们 (1/2)

“母妃!母妃救命啊!我的眼睛看不见了!那个小骗子说好给我看宝剑,结果打我!呜呜呜...”

朱承煜摇摇头,对王景弘道。

“十九叔摔糊涂了,咱们快走吧,免得他赖上我们。”

王景弘嘴角抽搐,心想这位小殿下睁眼说瞎话的本事真是与生俱来。

但他识趣地没有多言,只是抱起朱承煜,加快脚步离开了这是非之地。

回到坤宁宫不久,太监刘和便来传话。

“小殿下,皇上召您去谨身殿。”

朱承煜点点头,心中却有些忐忑。

虽然朱元璋对他宠爱有加,但殴打皇叔这种事可大可小。

转念一想,以朱元璋的性格,恐怕更欣赏有胆识的后辈。

谨身殿内,朱元璋正伏案批阅奏折。

听到脚步声,他抬起头,威严的面容在看到朱承煜时柔和了几分。

“来,到咱这儿来。”

朱元璋招手示意。

朱承煜规规矩矩地行礼,然后走到朱元璋身边。

老朱将他抱到膝上,仔细端详着这个聪慧过人的干孙子。

“听说你刚才和橞儿闹了点不愉快?”

朱元璋开门见山地问。

朱承煜心中一紧,但面上不显,只是委屈地扁扁嘴。

“十九叔想抢皇爷爷赐给我的宝剑,我不给,他就骂我...”

“骂你什么?”

朱元璋眉头一皱。

朱承煜低下头,声音细如蚊呐。

“骂我是...是小杂种...”

“砰!”

朱元璋一掌拍在案几上,震得笔墨纸砚都跳了起来。

“放肆!”

朱承煜适时地挤出两滴眼泪,扑进朱元璋怀里。

“皇爷爷别生气,瑞儿不疼...”

朱元璋心疼地拍着孙子的背,眼中寒光闪烁。

“这个逆子,越来越无法无天了。你放心,咱会好好管教他。”

安抚了一会儿,朱元璋突然话锋一转。

“瑞儿,咱考考你功课如何?”

朱承煜擦干眼泪,乖巧地点点头。

朱元璋从书架上取下一本《诗经》,随意翻到一页。

“背一下《小雅·鹤鸣》。”

朱承煜奶声奶气却一字不差地背诵起来。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

背完后,朱元璋又让他默写。

朱承煜拿起毛笔,虽然小手握笔姿势还有些笨拙,但写出的字却工整端正,完全不像三岁孩童的手笔。

“好!好!”

朱元璋连连赞叹,眼中带着惊喜的光芒。

“咱朱家出了个神童啊!”

朱承煜害羞地低下头,心中却暗道。

这才哪到哪,要不是怕吓着你们,我还能表现得更夸张。

朱元璋抚摸着朱承煜的头,陷入沉思。

这个孩子的天赋远超他的预期,若是好好培养,将来必成大器。

但问题是,该由谁来教导他?

一般的儒生肯定不行。

朱元璋要的不是一个只会吟诗作对的文人,而是一个能够洞察人心、驾驭群臣的帝王之才。

这些本事,可不是书本上能学来的。

老朱的目光穿过雕花窗棂,仿佛回到了四十年前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

他从一个放牛娃到起义军将领,再到如今的洪武大帝,哪一步不是在腥风血雨中摸爬滚打出来的?

“读史使人明智...”

朱元璋喃喃自语,突然眼前一亮。

他读得最多的就是史书,正是通过历史这面镜子,他才完成了从草莽到帝王的蜕变。

“瑞儿。”

朱元璋蹲下身,与孩童平视。

“咱给你讲故事可好?”

朱承煜眼睛一亮。

“皇爷爷要讲什么故事?”

“咱给你讲讲西周的故事。”

朱元璋眼中精光一闪。

“这可比《论语》有意思多了。”

殿外,大太监刘和垂手而立。起初他并未在意,只当是皇帝一时兴起哄孩子玩。

可当朱元璋的声音透过门缝传来时,刘和的表情渐渐变了。

“...周公旦辅佐成王,看似忠心耿耿,实则大权在握。你说他为何不自己当皇帝?”

朱元璋的声音循循善诱。

“因为他知道名不正则言不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