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如果能用系统给他们制造一点小小的“麻烦”,会不会改变选秀的格局?会不会让一些原本不被看好的球员,有机会脱颖而出?甚至,会不会让他自己,也有机会在选秀大会上听到自己的名字?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便如同野草般在他心中疯狂滋长。
他知道这很疯狂,甚至有些卑鄙。
但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篮球世界,想要出人头地,有时候就必须不择手段。
他深吸一口气,将报纸合上。
窗外的阳光正好,照在那些年轻球星的照片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
陈本初眯起了眼睛,心中一个大胆的计划,开始逐渐清晰起来。
他要用这个“摆烂系统”,去搅动即将到来的选秀大会,去挑战那些看似不可撼动的天才们。
他要在群星闪耀的夜空中,努力让自己这颗微弱的星辰,也绽放出一丝独特的光芒。
这不仅仅是为了实现篮球梦想,更是为了证明,即便是小人物,也有逆天改命的可能。
第五章:摆烂大计,目标凯文
选秀大会的日子一天天逼近,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期待交织的气氛。
陈本初每天除了应付球队那些聊胜于无的训练,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研究本届新秀的资料,以及思考如何利用“摆烂系统”为自己创造最大的利益。
他很清楚,以自己目前在帕克曼大学这种NCAA三流球队都打不上主力的实力,想要在众星云集的选秀大会上被选中,简直是痴人说梦。
即便他能通过系统让所有热门新秀都状态失常,NBA球队的经理和球探们也不是傻子,他们更看重的是球员的潜力和过往表现,而不是一两场比赛的发挥。
“直接让球队选我当状元,或者进入乐透区,这不现实。”
陈本初坐在书桌前,面前摊着一本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各种分析和计划。
他用笔杆敲着自己的额头,陷入了沉思。
“系统的作用是转移负面状态,削弱对手。
但它不能直接提升我的实力。
如果我本身是一块废铁,就算把黄金的价值削弱了,废铁也变不成白银。”
他对自己有着清醒的认知。
“所以,我的策略应该是双管齐下。”
陈本初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两个关键词:“降低预期”和“制造意外”。
“降低预期”,指的是降低外界对他这种无名小卒的选秀预期。
这一点其实不用他刻意去做,因为根本就没人关注他,他的选秀预期本来就是零。
他要做的是,在可能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展现出一些“闪光点”,哪怕只是一点点,只要能让某个球探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注意到他就行。
比如,在一些无关紧要的比赛或者训练中,如果能利用系统让对位的球员出现失误,而他打出几次精彩的攻防,或许就能进入某些球探的观察名单,哪怕只是备选中的备选。
而“制造意外”,则是他计划的核心。
他要挑选那些在选秀预测中排名靠前,尤其是那些和他位置相似,或者对他构成潜在威胁的竞争者,在关键的试训或者考察期,“帮助”他们出点小小的意外,拉低他们的选秀行情。
“此消彼长之下,如果那些原本高高在上的天才们,因为各种‘意外’导致选秀顺位下滑,甚至跌出乐透区,那么,后面顺位的球队,在选择时或许就会更加谨慎,或者更愿意去赌一些有‘特点’但名气不大的球员。”
陈本初的思路越来越清晰。
他的目标,不是一步登天成为高顺位新秀,那是天方夜谭。
他只希望能通过一系列的运作,让自己能够勉强挤进选秀的末班车,比如在第二轮末尾被选中。
只要能被选中,哪怕是最低顺位,也意味着他拿到了进入NBA的入场券。
至于之后能不能留下来,那就要看他自己的努力和系统的后续“帮助”了。
“那么,第一个目标,应该选谁呢?”
陈本初的目光在笔记本上罗列的一长串热门新秀名单上逡巡。
艾弗森?坎比?科比?雷·阿伦?
他摇了摇头。
这些都是天之骄子,媒体关注度极高。
如果他们突然出现严重的状态下滑,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甚至可能引来一些不必要的调查。
而且,以他目前积累的负面能量,想要对这些顶级天才造成实质性的影响,恐怕还不够。
系统生成的负面状态虽然多种多样,但特别强力的状态,比如“韧带撕裂”这种足以毁灭职业生涯的,需要消耗的负面能量也是天文数字,而且生成的几率极低。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