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文·哈里斯、马库斯·詹宁斯、德里克·福特等人的这一系列“澄清”操作,在篮球圈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尽可能地消除之前负面事件对他们选秀前景的影响,向那些已经选中他们或者仍在观望的球队证明,他们依然是值得信赖和培养的潜力新星。
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的努力也确实起到了一些效果。
一些原本对他们持怀疑态度的媒体和球迷,在看到他们最新的体检报告、训练视频以及精神状态后,也开始重新评估他们之前的“意外”事件,认为可能真的只是一时失常,或者运气不好。
然而,这些“不合时宜”的澄清,对于费城76人队和他们刚刚用状元签选中的陈本初来说,却无疑是雪上加霜,让他们本就尴尬的处境,变得愈发难堪。
在选秀大会刚刚结束,陈本初“爆冷”当选状元的时候,虽然外界一片哗然,充满了质疑和嘲讽,但也有一些相对理性的声音,试图为76人队的这个选择寻找一些合理的解释。
其中一种比较流行的猜测是,76人队的管理层可能掌握了一些不为外界所知的“内幕消息”。
比如,他们可能通过秘密渠道得知,那些原本被看好的热门新秀,其实都存在着一些严重的、足以影响其职业生涯的伤病隐患,或者其他一些不为人知的“黑料”。
在这种情况下,76人队为了避免踩雷,才不得不放弃那些看似天赋更高但风险也更大的球员,转而选择了一个虽然名不见经传,但至少“身家清白”、“身体健康”的陈本初,作为一种无奈之下的“止损”行为。
这种猜测,虽然听起来有些牵强,但也为76人队的“疯狂”选择,提供了一丝丝合乎逻辑的可能性。
毕竟,NBA的选秀,向来充满了各种信息不对称和暗箱操作。
但是,现在,随着凯文·哈里斯、马库斯·詹宁斯、德里克·福特等人纷纷站出来“自证清白”,这种“内幕消息论”的猜测,也就不攻自破了。
凯文·哈里斯只是“没休息好”,马库斯·詹宁斯的“肠胃炎”也早已痊愈,德里克·福特的脚踝更是“完全没问题”,甚至还能在训练中完成高难度的扣篮。
从他们现在的状态来看,之前的那些“意外”,似乎真的就只是一些“暂时性”的小问题,或者干脆就是“状态不好”而已,远远没有达到能够影响其整个职业生涯的严重程度。
这就反过来显得,费城76人队当初的决策,更加的愚蠢、盲目和不可理喻了。
如果其他热门新秀都没有严重的健康问题,那76人队放着那么多天赋异禀的球员不要,偏偏选择了一个在NCAA都打不上球的陈本初当状元,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难道他们真的认为陈本初的天赋比艾弗森、雷·阿伦、科比(虽然科比当时的预测顺位并不算太高,但他的天赋也是肉眼可见的)还要高?
还是说,76人队的球探系统和决策机制,已经昏聩到了连球员最基本的状态都无法准确评估的程度?
一时间,对76人队管理层的质疑和嘲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而陈本初,这位“捡漏”捡来的状元,其身份的含金量,也因此变得更加可疑,更加名不副实。
“哈哈哈!这下打脸了吧!76人队还以为自己掌握了什么独家内幕呢!结果人家个个都好好的!”
“所以说,76人队就是单纯的蠢!放着满汉全席不要,偏偏去啃一个发霉的窝窝头!”
“陈本初这状元当得也太尴尬了!本来就是个水货,现在更是水上加水了!”
“我估计76人队的总经理现在肠子都悔青了!他肯定没想到,那些‘病秧子’恢复得这么快!”
球迷们的嘲讽如同潮水般涌来,让76人队的管理层和陈本初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舆论漩涡。
费城76人队的总经理帕特·克罗齐,在得知这些消息后,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一言不发地抽了整整一包烟。
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在赌场上压错了宝的赌徒,输得一败涂地,还被所有人当成了傻子。
他开始怀疑,自己当初那个“稳妥”的选择,是不是真的错了。
而陈本初,在看到这些新闻后,心中也是一阵哭笑不得。
他没想到,自己精心策划的“摆烂助人”计划,竟然会因为这些昔日目标的“不合时宜”的澄清,而产生如此戏剧性的反效果。
他原本是想通过削弱竞争对手,让自己这个“水货”显得不那么突兀。
结果现在倒好,竞争对手们一个个都“满血复活”了,反而更衬托出他这个状元的“名不副实”和76人队决策的“愚不可及”。
“这帮家伙,早不澄清,晚不澄清,偏偏挑在这个时候!”
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