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地“搞垮”了凯文·哈里斯和马库斯·詹宁斯这两位热门新秀之后,陈本初并没有满足于现状。
他的目标,是尽可能地扫清一切潜在的障碍,为自己争取到哪怕一丝一毫进入NBA的机会。
他的目光,很快就锁定在了名单上的另一个名字:德里克·福特(DerekFord)。
德里克·福特,来自篮球传统名校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是一名身高一米九六的得分后卫。
他以其华丽的球风、劲爆的得分能力和出色的运动天赋而闻名于NCAA赛场。
他的突破犀利,弹跳惊人,经常上演各种高难度的拉杆上篮和隔人暴扣,深受球迷喜爱。
同时,他还有一手精准的中远距离投篮,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得分机器。
在很多选秀预测中,德里克·福特的顺位都在乐透区前列,甚至有冲击前五的潜力。
他被誉为是本届新秀中最具观赏性和得分爆发力的后卫之一。
然而,这位天才得分后卫,却有一个不大不小的隐忧——他的脚踝。
虽然北卡大学的队医和福特本人都对外宣称他的脚踝非常健康,但在过去几个赛季的比赛录像中,细心的球探还是发现,福特在一些高强度对抗或者落地不稳的情况下,偶尔会露出痛苦的表情,或者下意识地活动自己的脚踝。
一些小道消息也称,福特在高中的时候,曾经有过几次比较严重的脚踝扭伤史,虽然经过治疗已经痊愈,但似乎留下了一些后遗症,使得他的脚踝比普通球员更加脆弱。
这种“玻璃属性”的传闻,就像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德里克·福特的头顶。
对于NBA球队来说,球员的健康和耐用性是至关重要的考量因素,尤其是在高顺位选择上,他们绝不希望选到一个容易受伤的“玻璃人”。
“德里克·福特,华丽的得分手,但脚踝似乎有点问题”陈本初看着福特的资料,嘴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既然大家都怀疑你的脚踝,那我就‘帮’你坐实这个传闻好了。”
一个针对德里克·福特的“摆烂计划”,开始在陈本初的脑海中酝酿。
他这次不打算直接对福特进行远程“病痛转移”,因为脚踝受伤这种事情,如果只是单纯的感觉疼痛,很难在短时间内被球探直观地察觉到。
他需要的是一种更具“表演性”和“说服力”的方式。
他决定,从自身做起,通过“不规范训练”的方式,先让自己体验一下“崴脚”的滋味,并制造一些“证据”,然后再将这种“容易崴脚”的属性,巧妙地“嫁接”到德里克·福特的身上。
计划的核心,是在学校的训练馆里,故意用错误的姿势进行一些弹跳和落地练习,制造自己“不小心”崴到脚踝的假象。
说干就干。
第二天下午,陈本初来到了帕克曼大学那略显陈旧的篮球训练馆。
此时训练馆里人不多,只有几个非篮球队的学生在打着养生篮球。
陈本初换上训练服,开始了他的“表演”。
他先是进行了一些简单的热身,然后开始练习一些基础的弹跳动作,比如原地纵跳摸高、助跑起跳等等。
在进行一次助跑单脚起跳时,他故意在落地时,让自己的左脚脚踝以一个非常不自然的姿势向内侧翻了一下。
“啊!”
陈本初发出一声夸张的痛呼,整个人顺势摔倒在地,双手紧紧地抱住了自己的左脚脚踝,脸上露出了极其痛苦的表情,眉头紧紧地皱在一起,龇牙咧嘴,仿佛真的受了重伤一样。
他这突如其来的一摔和惨叫,把旁边那几个打球的学生吓了一跳。
他们纷纷停下动作,关切地围了过来。
“嘿,哥们,你没事吧?”
一个黑人小伙问道。
“脚我的脚踝好像崴了”陈本初一边呻吟着,一边用手揉搓着自己的脚踝,表情痛苦万分。
“看起来很严重啊,要不要送你去医务室?”
另一个白人学生提议道。
“不不用了,我休息一下就好”陈本初摆了摆手,声音因为“疼痛”而有些断断续续。
他知道,自己的表演已经成功地吸引了注意力。
他在地上坐了好一会儿,才在旁边学生的搀扶下,一瘸一拐地走到了场边的休息椅上坐下。
他脱掉鞋子,露出了“受伤”的左脚脚踝。
当然,他的脚踝并没有真的受伤,只是他通过系统,给自己附加了一个“轻微脚踝扭伤的痛感”,让他的表演更加逼真。
接下来的几天,陈本初每天都会准时出现在训练馆,重复着类似的“不规范训练”和“意外崴脚”的戏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