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27章:村民求教种植秘诀,苏晓晓大方分享! (1/2)

雨过天晴,苏晓晓家那片新开垦的荒地,如今已是另一番景象。

绿油油的菜苗一垄垄,精神抖擞,叶片肥嫩得像是能掐出水来。

尤其是那些从镇上带回来的“稀罕”种子,长势更是喜人,与周围人家地里稀疏泛黄的菜苗形成鲜明对比。

这事儿,早就在红旗村传开了。苏家那块地,原先是村里公认的“老大难”,石头多,土质差,谁都不乐意要。

可到了苏晓晓手里,不过月余,就跟施了仙法似的,眼瞅着就要大丰收。

村民们心里跟猫爪似的。眼瞅着秋种的日子越来越近,谁不盼着自家地里也能多打些粮食,多收些菜?于是,三三两两的人,开始往苏家院子门口凑。

先前还有人嘴硬,说是苏家丫头走了狗屎运,如今看着那片地里比别家高出一截、壮实不少的菜苗,再硬的嘴也只能咂咂嘴,心里犯嘀咕。

秋种的日子一天天近了,地里的收成直接关系到一家人冬天的口粮和来年的嚼用。

瞅着苏家那片生机勃勃的菜地,村里人心里跟长了草似的,再也按捺不住了。三三两两的,开始往苏家门口凑。

“桂香家的,忙着呐?”王婶子探头探脑,眼睛却一个劲儿往苏家院里那几筐刚摘下来的、水灵灵的青菜上瞟,“瞧瞧晓晓这丫头,真是越发出息了,这菜种得,啧啧,比咱们这些老庄稼把式都强!”

李桂香正拿个大蒲扇给苏晓晓扇风,闻言眼皮一掀,不咸不淡地“嗯”了声。

她心里门儿清,这些人是冲着啥来的。自家闺女这点石成金的本事,她可得护严实了,哪能随随便便就让人学了去?这可是晓晓的立身之本。

“晓晓啊,你这地里是使了啥神仙法子不成?”又一个媳妇子凑趣道,“教教婶子呗,回头婶子给你拿俩鸡蛋。”

苏晓晓放下手里的活计,笑着摇摇头:“婶子说笑了,哪有什么神仙法子,不过是多用了点心,土肥跟上了些。”

她知道,系统里的东西是万万不能说的,那是她的底牌。但一些基础的、科学的种植方法,倒是可以分享一二。

一来能实实在在帮到大家,改善村里的收成;二来,也能进一步巩固她好不容易才扭转过来的名声和群众基础。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个道理她还是懂的。

李桂香却不乐意了,把蒲扇往旁边一放,叉着腰道:“我说你们几个,晓晓一个丫头片子,能有啥秘方?不过是比旁人勤快些,肯下死力气罢了!你们要是也能天不亮就下地,天黑透了才回家,保准也能种出好庄稼!”

这话噎得几个想套话的妇人脸上讪讪的。

就在这时,虎子娘牵着虎子走了过来。

虎子娘是个爽快利落的性子,不像旁人那般拐弯抹角。她直接走到苏晓晓跟前,一脸诚恳:“晓晓,婶子也不跟你绕弯子。你种地的本事,全村人都看在眼里。婶子就想问问,能不能……能不能指点我们家几招?也不白学,婶子家里还有几只老母鸡下的蛋,回头都给你拿来!”虎子也在一旁使劲点头:“晓晓姐,我娘可厉害了,你教她,她肯定能学会!”

看着虎子娘真挚的眼神和虎子那副“我娘最棒”的小模样,苏晓晓心里一暖。她想了想,开口道:“婶子,鸡蛋就不用了。既然大家信得过我,我懂的这点东西,藏着掖着也没意思。这样吧,过两天,我匀出点时间,在咱家地头,给真心想学的叔伯婶子们说说我这点粗浅经验,大家一起琢磨琢磨,看能不能让咱村的地多出点粮食。”

李桂香一听,急了:“晓晓,你……”

苏晓晓拉了拉李桂香的衣袖,对她使了个眼色,示意她别急。

虎子娘一听这话,眼睛都亮了:“哎呀!那敢情好!晓晓你真是个好孩子!婶子替大伙儿谢谢你了!”她说着,就要给苏晓晓鞠躬,被苏晓晓眼疾手快地扶住了。

消息一传开,村里顿时热闹起来。到了说好的那天,苏晓晓家地头围了不少人,都是些平日里肯下力气、人品也还过得去的村民。

苏晓晓也不藏私,挑拣着系统里那些基础却实用的农业知识,用大白话讲了出来。

“……这地啊,不能年年就那么种,得深耕,把下面的土翻上来透透气,庄稼根才能扎得深,长得壮实。

还有这播种,也不是越密越好,得给苗儿留足了地方长个儿,不然挤一块儿,谁也长不好……”苏晓晓一边说,一边用树枝在地上比划着,“至于这肥料嘛,咱自家沤的农家肥最好,但也要讲究方法,不能一股脑堆上去,得发酵好了……”她巧妙地避开了系统提供的特殊改良剂,只讲些常规的积肥、施肥技巧。

村民们听得聚精会神,不时有人提出问题,苏晓晓都耐心解答。

林雪柔也闻讯赶来了,她站在人群外围,静静地听着。

作为知青,她也读过一些农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