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2章 做生意 (2/2)

五块钱送到了自己家里,现在杜春开火也就是用风干的海鲜加上少量的玉米面煮个“海鲜粥”罢了。

这个年代光有钱还不行,得有“票”。

米面要粮票,买肉要肉票,就连买家电都要票。

不过家电这种东西在这个年代算是奢侈品了,哪怕一个收音机都是高级货,有些人家结婚成家要是有一台收音机当聘礼,在十里八村都有面子。

一般在单位有正规工作的会定量发放粮票,他们这些生活在渔村的,就按照种地、打渔上交的成果来计入工分,用工分换粮票。

按理说林泉生结婚成家了就算分家了,家里的地没有分给他,他只能靠打渔赚粮票,再去镇上找点短工干挣钱。

前些天生产队里的粮票刚发下来,但李秀英说自个儿生了病,家里没粮食了,他就给送了过去。

反观自己家……看着杜春锅里稀薄的玉米面,他连招呼都不好意思打,攥紧了木桶就出门了。

捞汁海鲜里最常见的是扇贝和蚬子,这对于林泉生来说不是什么难事儿。

他所住的这座小渔村处于北方,但到了夏天也同样燥热。

拎着木桶走几百米就到了海边。

现在正值夏天,北方海域是半日潮,也就是每天两涨两退。

六月到八月的时候因为东南季风的影响,潮水水位还会太高二十厘米左右。

此时已经是下午五点了,正是今天潮水最低潮的时候。

不过想和后世网络上那样,随便就在海边捡到什么鲍鱼海参澳龙东星斑是绝对不可能的,但要淘点蛤喇蚬子,捡点淡菜什么的还是没问题。

林泉生去的时候已经能看到海滩边有几名妇女在弯着腰提着桶挖蛤蜊了,看到他后打了个招呼,两边就这么错开。

不过走出几步还能听到她们小声的议论:“林家老大怎么这个点儿来淘海啊?”

“谁知道呢?可能是他老娘又想喝花甲汤了呗,你又不是不知道,他可是个‘大孝子’呢!”

听话的妇女一撇嘴:“什么大孝子,连自己老婆孩子都不顾了,谁嫁给他谁倒霉!”

“就是,也就是杜春脾气好,搁我早闹掰了……”

这些话听着刺耳,但林泉生没有去理论的意思,他知道她们说的都是实话。

原来就连外人都看不下去了,可前世他居然毫无察觉。

“不想了,既然能重来一次,就别重蹈覆辙!”

拎着木桶,林泉生一手拿着沙铲,很快就找到了一片呼吸孔。

只要看见了呼吸孔,沙铲照着洞口往下铲,绝对能找到花蛤。

他动作很麻利,不一会儿功夫木桶就已经半满了。

随后林泉生又摸到了一片礁石旁边,弯腰一摸就摸到了几个海蛎子,从裤腰里掏出来一把小刀,顺着海蛎子贴壁的缝隙伸进去一撬,几个海蛎子就“叮叮咚咚”入桶了。

不过这种附着在礁石上的海蛎子个头都不大,也没多少肉。

但林泉生不是为了自己吃,用来做个捞汁海鲜拼盘正好。

忙活了一个多小时,他带来的木桶确实已经满满当当的了,但实际上没什么硬货,都是些花甲淡菜之类的,就这么拿到镇上也卖不了几个钱。

要是能摸到大点的鱼虾,说不定还能卖个三五元钱。

好在他也没指望今天能摸到什么好东西,掂量着差不多了,打算先带回去做个实验再说。

等他直起身子打算离开的时候,落日的余晖从海面晃过,眼角的余光立马捕捉到了侧边浅水的区域有两道影子正在晃动。

林泉生眼前一亮——运气来了!

取消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