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中午,二中校门口的‘君再来’饭店。
一间朝阳的包间里,天飞雁和夏弘波他们六个人,如约聚在一起,边喝边聊,好不热闹。
三个女生挨着坐,三个男生挨着坐,满小雪和天飞雁挨着,陶丽娟和袁德文挨着。
陶丽娟看到袁德文的第一眼,心跳突然加快,脸就不自觉地红了。
她听满小雪说,袁德文长得好看,可没想到,袁德文会长得这么斯文、潇洒。
袁德文的身高大约在1.80米左右,长得白白净净的,皮肤保养的特别好。别看他小眼睛,单眼皮,他的双眼总是笑意流转,特别迷人。他的风流倜傥之中,又透着斯文儒雅。
陶丽娟喜欢得不得了。
袁德文大大方方地给陶丽娟夹了一块锅包肉:“陶老师,多吃点肉。”
陶丽娟心中一阵温暖,袁德文主动给她夹菜,说明袁德文也喜欢她,她心里无比激动。
她羞涩地看了袁德文一眼:“谢谢袁老师!”
其实,袁德文没太相中陶丽娟,他嫌弃陶丽娟又黑又瘦。
袁德文相中李若兰了,可他知道,李若兰已经有对象了。
满小雪听着陶丽娟和袁德文两人之间相互称呼“老师”,觉得有点别扭。
她放下筷子,郑重地说:“我提一个要求,咱们六个人,都是好朋友。咱们相互之间别称呼什么什么老师,直接叫名,那才显得亲切。”
“小雪说的对,我同意。”夏弘波举起酒杯:“来,为我们美好的相遇,喝一口。”
大家举杯共饮。
天飞雁放下酒杯,吃了一口菜:“我有个提议,若兰和弘波都喜欢古诗词。你们俩对诗,说出与酒有关的古诗词,说不出来的就罚酒。如果弘波挨罚,我和德文陪喝,如果若兰挨罚,小雪和丽娟陪喝。”
李若兰赶紧拒绝:“那可不行,我一个政治老师,怎么能比得过语文老师呢?”
满小雪高兴地赞同:“这个提议太好了,‘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陶丽娟拍拍李若兰的肩膀,声音细细地说:“若兰,我相信你,一定比得过。”
夏弘波看着李若兰,笑着说:“我特别想和漂亮的才女对古诗词。这样吧,无论输与赢,酒都是我喝。”
话说到这个份上,李若兰也不好再推辞了。
她放下筷子,坐直身体:“那我先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夏弘波也放下了筷子:“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李若兰:“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夏弘波:“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李若兰:“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夏弘波:“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两个人各不相让,足足对了五分钟,还没有停下来。
袁德文打断他们:“别比了,你们这是诗逢知己千句少啊!比到天亮,也比不出结果。”
大家都笑了。
天飞雁赞叹:“若兰,你太厉害了!一个政治老师,竟然知道这么多的古诗词!”
夏弘波也没想到,一个政治老师能背这么多的古诗词,太难得了!他心里特别佩服这个漂亮的姑娘。
他笑着问:“若兰,古诗词,你最喜欢谁的?”
李若兰双颊红扑扑的:“李白、李商隐、李清照。”
“哈哈,都是你们老李家的人啊!”袁德文笑着说。
李若兰一脸自豪地说:“老李家厉害吧!唐诗宋词的大半个天下,都是我们李家的。”
夏弘波笑着调侃:“厉害,难怪你才貌双全,原来是因为你姓李呀!”
“哈哈哈……”大家都笑了。
袁德文端起酒杯:“我提一口酒,今天认识各位朋友,我很高兴。这顿饭是相亲饭,不管成与不成,我都想和大家成为朋友。套用一句古诗: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四海皆兄弟。来,祝我们的友谊,白首同归,我干了,大家随意。”说完,仰脖干了杯中酒。
大家热烈鼓掌,紧接着,都喝干了杯子里的酒。
满小雪放下酒杯,趴在天飞雁的耳朵上,伸出右手捂着嘴巴,悄声说:“我们三个出去一下,问问丽娟的意思,你问问德文的意思。”
天飞雁点点头:“行。”
满小雪站起身:“你们三位男生先喝着,我们姐仨出去方便一下。”
三个人来到饭店门外,站在院子的柳树下。
满小雪急切地问:“丽娟,怎么样?你相中没有?”
陶丽娟有些羞涩地说:“他长得斯文儒雅,谈吐不凡,我挺喜欢的。可我长得不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