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三十六章希特勒电锯 (1/2)

太行山脉的晨雾还未散尽,独立团的营地上便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号声。这一天,对于独立团的战士们而言,是充满期待与希望的一天。除了团部必备的留守警卫人员,其余战士们精神抖擞,迈着整齐的步伐,整体出动搬运物资。山路崎岖难行,但战士们的脸上没有丝毫畏惧和疲惫,因为他们知道,每搬运回一件物资,都是对部队战斗力的一次提升,都是向着胜利更近一步。

山间的小道上,战士们排成一条蜿蜒的长龙,肩扛手抬,将一箱箱、一车车物资往回运送。汗水浸透了他们的衣衫,可没有人喊一声累。经过整整一天的不懈努力,在夕阳的余晖中,张崇提供的所有物资,终于被安全地搬回了独立团仓库。

当战士们看着仓库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物资时,所有的疲惫都化作了脸上幸福的笑容。这些物资,承载着他们对未来战斗的底气,也承载着对吃饱穿暖、保家卫国的朴素愿望。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老百姓追求幸福的方式,往往是吃饱穿暖,而战士们又何尝不是如此?他们渴望用这些物资,换来更多的胜利,换来老百姓和自己安稳的生活。

第二天清晨,阳光洒在独立团的操场上,给大地镀上了一层金色。张崇带着独立团三巨头——李云龙、赵刚、孔捷,一同来到操场上,准备亲自测试昨天新到的德国MG42通用机枪。此时的操场上,张崇的随从正在有条不紊地组装一挺MG42通用机枪。只见他手法娴熟,每一个零件在他手中都仿佛找到了自己的归属,迅速而精准地组合在一起。

李云龙看着随从忙碌的身影,心中的好奇再也按捺不住,凑到张崇身边问道:“张老弟,我一直很好奇,你的这个随从怎么什么都懂。”他的眼神中满是疑惑和惊叹。

张崇听后,脸上顿时笑开了花,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得意,意味深长地解释道:“因为他什么都懂,懂枪械组装,懂特种作战,懂机械加工……所以,我才亲切地叫他‘懂王’。”他的话音还未落,“懂王”就已经完成了重机枪的组装。

一挺威武霸气的MG42通用机枪呈现在众人眼前,长长的子弹链装上枪身,黑洞洞的枪口发出一阵让人后背发凉的寒光。这挺重机枪的每一处细节都仿佛在诉说着它的威力,向人们证明,它是一件足以让所有敌人胆寒的大杀器。

张崇笑着对众人说道:“这是德国现役的机枪,学名叫做MG42通用机枪,既可以当轻机枪伴随部队冲锋,装上三脚架又可以当重机枪使用。其他的我就不多介绍,懂的都懂。它最大的优点就是射速非常快,比国外目前所有的重机枪射速都快,等会儿你们可以直接感受下它的射速有多么恐怖。”他的话语中充满了自信和骄傲,仿佛已经看到了这挺机枪在战场上大显神威的场景。

李云龙一听可以现场实弹射击,那股子战斗热情瞬间被点燃,心痒难耐,立马主动走出来,大声说道:“我来!我要亲自感受这挺重机枪的威力!”他那迫不及待的样子,活像一个孩子得到了心仪已久的玩具。

张崇见此情况,连忙示意随从“懂王”教李云龙如何操纵MG42通用机枪。李云龙本就是战场上的一把好手,精通各种武器的操作。在“懂王”的耐心指导下,没过一会儿,他就熟悉了整个重机枪的操作流程。

“嗤,嗤,嗤”,一阵如同高速电锯锯木头的声音,突然从重机枪枪口中发出,尖锐而刺耳,听得周围的人头皮一阵发麻。125发的弹链在几秒钟不到的时间里,就被李云龙倾泻而出。那惊人的射速,让所有人都瞠目结舌。与独立团常用的马克沁重机枪射速相比,两种重机枪射速起码相差3倍。这意味着,在战场上一旦相遇对射,胜负几乎早已注定。

在战场上,中国军队的水冷式马克沁重机枪性能之所以能完全超过日军的九二式重机枪,很大一个原因就是马克沁重机枪的射速远超九二式重机枪。而如今这挺MG42重机枪,更是将射速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一白遮百丑”,MG42重机枪虽然也有不少缺点,但是超高的射速完全吊打日军的九二式,一旦两者在战场上相遇,MG42重机枪完全可以教小鬼子好好做人。

李云龙快速打完一个弹链以后,意犹未尽地停止了射击,然后兴奋地站起来对张崇说道:“张老弟,这种重机枪真是神了,射击速度太恐怖,我超喜欢。”他的脸上洋溢着满足和激动的笑容,眼神中满是对这挺机枪的喜爱。

此时孔捷也从震惊中清醒过来,连忙接话道:“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在如此恐怖的射速下,只要子弹管够,小鬼子再想用以前的‘板载’冲锋,只能被当作活靶子。”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这挺机枪的赞叹和对未来战斗的信心。

然而,赵刚却迟疑了一下,眉头微皱,担忧地说道:“这种重机枪好是好,就是消耗子弹太快,这才这一下子的功夫,100多发重机枪子弹就被打光。”他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在物资匮乏的战场上,子弹就是战士们的生命。

这时,李云龙和孔捷才反应过来,看着满地的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