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的月光漫过御书房的雕花窗棂时,清禾正用狼毫笔圈出女子书院的选址。龙御天的指尖掠过她腕间的翡翠镯,触到贤妃刻下的止戈二字,忽然轻笑:今日礼部尚书说,女子入学有违祖制。他将朱砂笔塞进她掌心,朕让他去冷宫产子,体验一下什么叫祖制。
清禾的笔尖在允许女子继承爵位的奏折上顿出墨团,想起贤妃棺椁上的朱砂封条。窗外传来承煜和念禾的笑声,两个孩子举着苏月璃做的莲花灯跑过回廊,灯影里映着宸妃教她们读《女戒》的模样——只不过如今的《女戒》,开篇写的是女子亦可为国士。
陛下该看看这个,皇后抱着新抄的《宗室改革策》进来,月白信笺上的莲花印泥还未干透,贤妃娘娘当年整理的宗室旁支名录,竟有半数女子精通治世之术。清禾看见名录里李砚之妹的批注,想起那个总在冷宫银杏树下读书的孤女,她腕间的双生镯碎了一只,却在清禾送她入学时,露出了第一个笑。
宸妃领着女官们抬来的木箱里,装满了民间女子的入学申请书。清禾摸着泛黄的宣纸,忽然想起贤妃宫里的书架,那些被《女戒》掩盖的《商君书》,此刻终于重见天日。苏月璃递来的密报里,边疆女将用她教的兵法打了胜仗,战报上的清禾亲启四字,比军功章还要耀眼。
清禾,龙御天忽然扣住她手腕,指腹摩挲着她掌心的茧,朕曾以为龙御镜是皇权象征...他的目光落在案头的残镜上,镜中映出的不是龙袍加身的威严,而是清禾抱着念禾批改奏折的模样,如今才明白,它照的是民心。而朕的民心,从来都在你眼里。清禾抬头看他,发现他鬓边竟添了几根白发。那是昨夜陪她整理书院章程时熬的夜,是北疆战场上替她挡箭的痕。她摸出贤妃的金凤钗别在他发间,钗头凤凰与他眉骨的朱砂痣相映成辉,像极了贤妃说的双璧合,天下安。
子夜的钟声响彻紫禁城时,清禾与龙御天并肩站在雎鸠台。他指着北极星旁新命名的清禾星,声音里带着少年般的雀跃:承煜说,那是母妃的眼睛在看我们。清禾轻笑,感受着他环住自己的手臂,忽然明白贤妃用生命换来的,不是冰冷的皇权,而是让这对璧人,能在天地间,以真心相待的自由。“娘娘快看!苏月璃的呼声里,女子书院的方向燃起孔明灯。清禾看见每个灯上都绘着贤妃的绿梅,灯下悬着的,是女孩子们写的心愿笺:愿为良相愿戍边疆愿天下无蛊。皇后递来的酪干还是温热的,味道与贤妃宫里的一模一样,原来有些传承,早已在时光里,化作了滋养新苗的春泥。
龙御镜在月光下发出清越鸣响,镜面上龙御凤影四字被镀成金色。清禾摸着镜中自己与贤妃重叠的影像,忽然想起贤妃临终前的话:真正的凤仪天下,不是母仪天下,而是让天下女子,都能成为自己的仪。她转头看向龙御天,发现他眼中倒映的,是万家灯火,是她们用爱与勇气,共同铸就的山河。
风起时,清禾听见远处传来女子的读书声,那是书院的夜课开始了。承煜和念禾的莲花灯落在雎鸠台边,照亮了贤妃的画像。画中人终于换上了生前最爱的红衣,鬓边别着的,是清禾让人新制的金凤钗,钗尾缀着的,是天下女子的心愿——自由,平等,还有永不熄灭的希望。而他们的故事,终将在这月光里,延续成最动人的长歌。他是龙御九天的帝王,她是凤舞乾坤的传奇,而他们共同守护的,不仅是这万里江山,更是无数女子眼中的星光——那是贤妃用生命点燃的火种,如今在清禾手中,在苏月璃、皇后、宸妃手中,在天下女子手中,成了照亮整个王朝的火炬。
这一夜的月光,终将被历史铭记。不是因为帝王的威仪,而是因为一群女子,带着已故之人的期许,用智慧与勇气,在这男权的天下,辟出了一片属于她们的天空。就像贤妃说的:女子的力量,如凤涅槃,自带光芒。而她们,正在让这光芒,照亮每一个角落,永不熄灭。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