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
“那可不!叫任意门!想去哪就去哪!”
“任意门”,这个原本只存在于光幕上的名字,迅速成为了一个跨越无数世界的流行词汇,一个符号。
它代表着极致的便捷。想象一下,早上在北斗星域吃早餐,中午去仙界赴宴,晚上到魔法学院旁听讲座…这种生活,谁不向往?
它代表着绝对的自由。摆脱地域的束缚,无视险峻的天堑,挣脱强权的囚笼…这扇门,是通往海阔天空的钥匙。
它更代表着一种颠覆规则的力量。森严的壁垒,牢固的秩序,强大的围剿…在任意门面前,似乎都变得脆弱不堪。
这股风潮,甚至催生了一些…拙劣的模仿。
某些自诩精通空间之道的炼器大师,闭关数月,耗费无数珍稀材料,试图仿制出一扇类似的“空间门”。结果,要么是耗尽灵力也无法启动,要么是门开了,通往的却是随机的空间乱流,差点把自己都搭进去。
一些科技世界的疯狂发明家,也尝试用空间折叠、虫洞稳定等理论,制造便携式传送装置。但造出来的东西,要么体积庞大如同一座小山,要么能量消耗惊人需要一个小型核反应堆供能,要么传送距离短得可怜只能从房间这头到那头,要么稳定性极差,十次传送九次失败,剩下一次可能把你传送到墙里面。
这些失败的模仿品,不仅没有减弱任意门的热度,反而从侧面更加印证了原版的珍贵与神奇。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