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三章 撑死胆大的 (1/2)

冈家屯地方不大,满打满算就百十口人家。

这时代的小孩子们普遍都皮实,也乐得在雪地里撒欢,东奔西走消息传递的极快。

陈汉良的脚步不慢。

回到知青点的时候,这消息早就传的沸沸扬扬了。

他们这一处知青点住着五个下乡青年,朝着陈汉良看来的眼神都怪怪的。

不过他也没多说啥。

既然打定了主意,陈汉良就没有退缩的道理。

进了门,陈汉良凭借记忆中摸出了自个儿的脸盆,然后出门在雪堆里舀了一盆白雪放在煤炉子上烧开。

他洗了脸,和衣躺在宿舍冷硬的木板床上抬头看着房梁上的稻草。

屋里头静悄悄的。

他们这一批上山下乡的知青一共有五个,三男两女,陈汉良本来还有两个舍友,不过当下都不在。

前些日子入了冬,生产队安排其他两个知青进山去巡逻了,以至于偌大的宿舍里就剩陈汉良一个人孤零零的。

煤炉子已经熄了,只有缩在被子里才觉得暖和。

可陈汉良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来钱的道有,可不到万不得已陈汉良不想那么干,想了几个小时,陈汉良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

等他再睁眼的时候,天色已经蒙蒙亮了、

屋里的煤炉子不知道又被生了起来,陈汉良还以为是某个室友回来了,没成想一抬头就见到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汉子正蹲在煤炉子跟前吧嗒吧嗒的抽着旱烟袋,抬头见到陈汉良刚从床上爬起来,顿时扬了扬手。

“汉良,你醒了?”

陈汉良笑了一下,打了声招呼:“郭支书,你咋隔这儿呢?”

中年汉子叫郭有进,是冈家屯的村支书,陈汉良上山下乡刚到冈家屯的时候,这老汉就对他不错。

后来参加高考的时候,也是郭有进给他开的介绍信。

“过来转转,顺便给你带点吃的。”

郭有进笑呵呵的起身,他将烟袋锅子夹在咯吱窝下头,然后指了指煤炉子上正热着的苞谷粥。

郭有进在生产队里也是一大队的大队长,但这年月都是按人头分粮,大队长有特权不假,可郭有进的负担也重。

他家五口人,一个婆娘瘫在床上,剩下三个大儿子嗷嗷待哺,最小的才六岁。

一年到头都是扯着饥荒在过日子。

估计是知道他把身上的钱全拿出来给郝卫东了,怕自己饿着,才给自己拿来了苞米粥。

老郭笑眯眯的抽了一口旱烟袋,然后在鞋底子上磕了磕,忽然道:“你真跟老郝家那姑娘在谈对象?想娶那姑娘?”

陈汉良点点头,这没啥不好承认的。

见状,郭有进顿时不说话了,陈汉良是个好后生,刚来冈家屯的时候他就知道。

为人踏实肯干,从不偷奸耍滑,而且人也聪明,又是读过高中的高级知识分子,未来必然是个有出息的。

老郝家的姑娘聪明漂亮,干活利落,谁家瞧了不都得竖起个大拇哥。

可偏偏摊上了个郝卫东当老子,这老赌棍输红了眼可啥事儿都干得出来,甭说是棒打鸳鸯,就是卖儿卖女的事儿他也做得出。

摊上这么个无底洞,这一对想成的话......

怕是很难。

两人又闲聊了一阵儿,郭有进这才出了屋。

“妈的,指望正道走不了,这么一来,我就只能剑走偏锋了。”

陈汉良捏着下巴琢磨了一下,随即下定了决心。

如果他记得没错,冈家屯这一片也是发生过一些大事件的。

首当其冲就是平阳镇里头一个王姓的万元户。

79年,全国改开如火如荼的进行,去年才刚刚冒头儿的万元户不到几年的时间便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冒了出来。

而冈家屯隶属的平阳镇中就有一家,当时据说还上了本地的新闻。

如果陈汉良记得没错的话。

那家应该是趁着国家开展双轨并行的经济体系下第一批受益者,在沿海做小商品生意的人家一跃成为了平阳镇家喻户晓的明星。

当初知道这消息的时候,陈汉良也曾心动过,甚至动过放弃高考下海经商的念头。

可惜最后放弃了。

也因此错过了暴富的机会。

但这并不妨碍陈汉良对这靠着电子小商品起家的万元户去关注,如果没记错的话,对方可就是靠着倒买倒卖起家的。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为娶媳妇,拼了。”

陈汉良摸了摸郝佳妮塞给他的几十块钱,默默的咬牙。

说做就做,陈汉良麻利的起身到外头往脸上搓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