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圈:“今天,我们来点创意写作的训练,大家自由发挥,写一首现代诗。”
听到这话,班级里传来一阵轻微的叹息和低语。大多数同学都习惯于写议论文和古诗填空,现代诗反而让他们感到束手无策。
顾星河懒懒地靠在椅背上,转着笔,低头扫了一眼语文书,心里随便构思了几个意象。对于他来说,写诗不是难事,但他向来不太喜欢写那些故作深奥的句子,所以打算随便写点能凑数的东西。
而此时林婧初已经落笔如飞,笔尖在纸上游走,眉眼间流露出一种专注而深邃的神情。
下课铃响,诗作收上去,老师随意挑选几篇朗读。
“我们来看一首比较有趣的诗。”语文老师清了清嗓子,读道:
《透过隐现的线条,看图形内的你》
在黑白的空间里,
线条交错,影影绰绰,
你隐藏在几何的棱角里,
在那未曾画出的辅助线间。
我试图构建一个定理,
但结论早已藏在你的眼底;
我计算着角度、距离、形状,
却发现你已是最优解。
没有明确的公式,
也没有标准的解答,
但在某个瞬间,
你与空间重合,
成为所有未知的终点:
透过隐现的线条,看图形内的你。
讲台下的同学们面面相觑。
“……什么鬼?”有人低声嘀咕,“这诗是数学题?”
“啥隐现的线条?图形里还能看见人?”
“这到底是写数学,还是写……”
语文老师轻笑:“很有趣的角度,林婧初,你来解释一下,你写的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林婧初本不想解释,但被老师点名,她也只能轻轻合上笔记本,淡淡道:“这是一首借用几何隐喻的诗。”
同学们还是一脸茫然。
而语文课代表皱眉思索了一下,突然若有所悟地转头指向顾星河:“……这不会是写他的吧?”
顷刻间,整个班级的目光齐刷刷地转向顾星河。
顾星河手里的笔一顿,瞬间有种被围观的错觉。
他眨了眨眼,看向林婧初,表情有些微妙:“……什么意思?你这是在影射我?”
林婧初轻轻抬眸,眼神淡定:“你多想了。”
语文课代表笑了笑,露出一副“我懂了”的表情:“你看看诗里写的,‘未曾画出的辅助线’,‘计算着角度、距离、形状’,‘成为所有未知的终点’——你不就是那个能在脑子里直接加辅助线的怪才吗?”
“……”顾星河有一瞬间的语塞。
“所以这首诗,某种程度上,是不是对数学天才的赞美?”语文课代表故意拉长音调,嘴角浮现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
班上不少同学顿时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天呐,居然用诗写数学?”
“这不就等于在全班表白了吗?”
“不得了,学霸的浪漫,果然连写诗都带公式感!”
听着周围渐渐高涨的讨论声,顾星河轻咳一声,眉头微不可察地挑了一下。他有些哭笑不得地看向林婧初,语气带着一丝无奈:“你到底是不是故意的?”
林婧初目光淡然:“只是诗歌创作。”
“可是你诗里写的那些特征,怎么看都像在描述顾星河啊!”有人笑着起哄。
“那是你们自己解读的。”林婧初语调平静,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随即拿起书翻了一页,完全不打算再解释。
顾星河瞥了她一眼,心里却觉得有些奇妙。
——她写的那些句子,似乎真的像是在说自己。
一瞬间,他想起了之前的几何题,当时林婧初看到他不用辅助线就能直接解出答案,眼神里流露出一种惊讶,仿佛在看一个怪物。
……现在想想,她难道是在那时候,就已经把这件事记住了?
——透过隐现的线条,看图形内的你。
顾星河的嘴角微微勾起,随即无奈地摇了摇头。
行吧,不管她有没有这个意思,反正,被一个人记住,总归不是什么坏事。
秋日的晨光透过教室的玻璃洒落在课桌上,空气里带着一丝清爽的冷意。教室里议论纷纷,每个学生的目光都聚焦在黑板上——班主任正用红色粉笔写下最新的学术榜单排名。
——顾星河,全年级第一!
随着这行字落下,整个教室爆发出一阵惊叹,甚至有几个男生偷偷吹了声口哨。毕竟,在此之前,这个位置一直都是林婧初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