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十章 心扉 (1/5)

第十章心扉

初秋的校园,微风轻拂,梧桐叶落下满地金黄。而在这静谧的气氛中,文心中学初一(1)班热火朝天地迎来了话剧周。

这一整个月,班级将全身心投入话剧排练和最终表演。整个年级各班自选经典剧目进行改编,而初一(1)班挑选了《西厢记》——一部充满诗意、才情与情感冲突的古典名作。

顾星河原本对此并无兴趣,然而,语文老师的一句话直接把他推进了“编剧”岗位——

“你逻辑好,文笔不错,改个剧本吧。”

于是,他就这样被“任命”了。

《西厢记》的原作词藻华美,情感浓烈,但对于高中生而言,一些晦涩难懂的表达、过长的文言句式和复杂的诗词引用并不适合舞台呈现。顾星河的改编重点是——

1. 简化文言,但保留古风韵味,让演员们更容易上口,观众更容易理解。

2. 调整节奏,增强舞台表现力,去掉冗长的抒情独白,增加互动性。

3. 强化视觉表现,让道具(如桃花扇)真正成为情感线索,而不仅是摆设。

其中,他特别改编了崔莺莺寄扇传情的片段,使扇子成为两人爱情的重要象征——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崔莺莺将桃花扇交给张生,红色的桃花映衬她微红的脸颊。)

语文老师翻阅他的剧本时,不禁点头赞许:“这个改编不错,既保留了文学性,又适合学生表演。”

至于顾星河,他本以为自己只是交个稿就能功成身退,谁知老师一句话又把他拉回了战场——

“剧本是你改的,你得负责全程监督,看看演员们表现如何,有没有需要优化的地方。”

于是,顾星河彻底坐实了“幕后黑手”身份——台词、舞台动线、氛围把控,全都得参与。

“这到底是改剧本,还是做导演啊?!”顾星河内心疯狂吐槽。

离正式表演只剩一天,一切准备就绪——剧本、演员、服装、舞台背景,全都安排得妥妥当当。

然而,就在最后一次彩排开始前,道具组突然急匆匆跑来,脸色苍白:

“桃花扇被高年级借走了!”

“什么?!”

顾星河猛然抬头,表情瞬间凝固。

“不是吧,这还能被借走?!”有人抱头大喊。

“被拿去演《长生殿》了。”道具组的人欲哭无泪,“他们说那边也要一把红梅扇,和我们的桃花扇一样效果好,就先拿去用了……”

更离谱的是,剩下的扇子全是白色的,光秃秃的,毫无舞台效果。

“完了完了,这道具是莺莺传情的关键,没有桃花扇,这戏怎么演?”演员们开始慌了。

“你们去找高年级拿回来!”有人建议。

“他们都开始彩排了,根本不给啊!”道具组哭丧着脸。

正当所有人一筹莫展时,林婧初忽然开口,语气平静:“我来解决。”

所有人一愣,齐刷刷地看向她。

林婧初转头看向顾星河,理所当然地吩咐道:

“星河,去找班主任拿讲台钥匙。”

顾星河:“???”

他眉头一跳,心里立刻警铃大作:“林大小姐,你又要出什么幺蛾子?”

但在她淡定的目光注视下,他还是咬牙去找了班主任。

班主任闻言,犹豫了一下,但听到是林婧初要用,最终还是递给了他钥匙,并特意叮嘱:

“里面有重要文件,你们用完一定要锁好。”

顾星河点头答应,回到教室,将钥匙递给林婧初。

“你到底想干嘛?”他皱眉问。

林婧初没回答,只是打开讲台抽屉,从一叠厚厚的文件旁取出一个红色印泥章,她伸出纤细白净的手指,轻轻蘸了蘸印泥。

然后,她抬起手指,在白扇上时而轻点,时而勾勒。

她的动作迅速而精准,仿佛已经胸有成竹,指尖落下之处,一朵朵红色的桃花渐渐成形。

周围的同学屏住呼吸,静静看着她的手指在扇面上游走——

短短几分钟后,她缓缓翻转扇子,向众人展示——

扇面上点点红花,如同迎风飘舞,简洁而富有诗意,在白色的扇面上宛如一幅水墨画,完美契合《西厢记》的古典韵味。

全场静默三秒。

“天哪,这也太美了吧!”有人忍不住惊呼。

“这画简直绝了!”

“林婧初,你居然会画画?!”

“这意境也太强了,比之前的扇子还要有感觉!”

仅用几处红色点染出桃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