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欧洲七叶树 (1/4)

欧洲七叶树(学名:Aesculus hippocastanum L.)。是落叶乔木,分布于欧洲的落叶林地。世界四大行道树之一。树体高大雄伟,树冠宽阔,绿荫浓密,花序美丽,在欧美广泛作为行道树及庭院观赏树。其提取液具强力消浮肿的作用,对静脉曲张、红肿及发炎皮肤的治疗有疗效。落叶乔木,通常高达25-30米,胸高直径2米。小枝淡绿色或淡紫绿色,嫩时被棕色长柔毛,其后无毛。冬芽卵圆形,有丰富的树脂。掌状复叶对生,有5-7小叶;小叶无小叶柄,倒卵形,长10-25厘米,宽5-12厘米,先端短急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钝尖的重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近基部有铁锈色绒毛,主脉凸起,侧脉约18对,在两面均显著;叶柄长10-20厘米,无毛。

圆锥花序顶生,长20-30厘米,基部直径约10厘米,无毛或有棕色绒毛。花较大,直径约2厘米;花萼钟形,长5-6毫米,5裂,边缘纤毛状,外侧有绒毛;花瓣4或5,长11毫米,白色,有红色斑纹,爪初系黄色,后变棕色,外侧有稀疏的短柔毛,边缘有长柔毛,中间的花瓣和其余4花瓣等长或不发育;雄蕊5-8,生于雄花者较长,长11-20毫米,花丝有长柔毛,花药被短柔毛;雌蕊有长柔毛,子房具有柄的腺体。果实系近于球形的蒴果,直径6厘米,褐色,有刺长达1厘米;种子栗褐色,通常1-3粒,稀4-6粒,种脐淡褐色,约占种子面积的1/3至1/20。花期5-6月,果期9月。原产阿尔巴尼亚和希腊。我国引种,在上海和青岛等城市都有栽培。喜光,稍耐荫,耐寒,喜深厚、肥沃而排水良好的土壤。欧洲七叶树种子中含有三枯皂昔混合物如原七叶树昔元(protoaesigenin)、玉蕊醇C(bmnagtogenol-C)、马粟七叶灵、6-β-葡糖昔-7-轻基香豆素,总称为七叶素或七叶皂昔。干燥粗粉中含量约为3%-6%,标准化制剂中含量为16%-20%。此外种子中还含有七叶酸、七叶灵酸以及黄酮类化合物(七叶昔、七叶亭、芦丁、茨非醇)、靴质、淀粉、镁钠、锰、铁、钻、碘以及当醇等。药用

欧洲七叶树

Proidra Horse Chestnut欧洲七叶树欧洲七叶树提取液富含七叶树皂角素、类黄酮及丹宁,它具强力消浮肿的作用,对静脉曲张、红肿及发炎皮肤的治疗有奇效。一般应用于去眼袋、抗黑眼圈及减肥产品中。

花、果实、叶:用于胃病,风湿病。种子:用于痔疮,崩漏,骨折。[3]

折叠绿化

树体高大雄伟,树冠宽阔,绿荫浓密,花序美丽,在欧美广泛作为行道树及庭院观赏树。

折叠经济

种子中的化合物有助于抑制硬化血管所造成的血栓的形成,也是治疗痔疮的极好收敛剂。种子萃取物用于沐浴油,可使皮肤柔嫩。食物短缺时捣碎果实可做饲料,蛋白质丰富的种子可磨成面粉做咖啡。树皮可治发烧,还可产生黄色染色剂。

黄精(学名:Polygonatum sibiricum),又名:鸡头黄精、黄鸡菜、笔管菜、爪子参、老虎姜、鸡爪参。为黄精属植物,根茎横走,圆柱状,结节膨大。叶轮生,无柄。药用植物,具有补脾,润肺生津的作用。「校正」并入《拾遗》救荒草。

「释名」黄芝(《瑞草经》)、戊己芝(《五符经》)、菟竹(《别录》)、鹿竹(《别录》)、仙人余粮(弘景)、救穷草(《别录》)、米铺(《蒙筌》)、野生姜(《蒙筌》)、重楼(《别录》)、鸡格(《别录》)、龙衔(《广雅》)、垂珠。

颂曰∶隋时羊公服黄精法云∶黄精是芝草之精也,一名葳蕤,一名白芨,一名仙人余粮,一名苟格,一名马箭,一名垂珠,一名菟竹。

时珍曰∶黄精为服食要药,故《别录》列于草部之首,仙家以为芝草之类,以其得坤土之精粹,故谓之黄精。《五符经》云∶黄精获天地之淳精,故名为戊己芝,是此义也。余粮、救穷,以功名也;鹿竹、菟竹,因叶似竹,而鹿兔食之也。垂珠,以子形也。陈氏《拾遗》救荒草即此也,今并为一。嘉谟曰∶根如嫩姜,俗名野生姜。九蒸九曝,可以代粮,又名米。

「集解」《别录》曰∶黄精生山谷。二月采根,阴干。

弘景曰∶今处处有之。二月始生,一枝多叶,叶状似竹而短。根似葳蕤。葳蕤根如荻根及菖蒲,概节而平直;黄精根如鬼臼、黄连,大节而不平。虽燥,并柔软有脂润。俗方无用此,而为《仙经》所贵。根、叶、花、实,皆可饵服,酒散随宜,具在断谷方中。其叶乃与钩吻相似,惟茎不紫、花不黄为异,而人多惑之。其类乃殊,遂致死、生之反,亦为奇事。

曰∶钩吻真似黄精,只是叶头尖有毛钩子二个,若误服之,害人。黄精叶似竹也。

恭曰∶黄精,肥地生者,即大如拳;薄地生者,犹如拇指。葳蕤肥根,颇类其小者,肌理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