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二十三章 飞梭纺纱机 (1/2)

在古代,最挣钱的行当无外乎“盐”和“铁”,但是这两样都是官营,严禁私人经营。

大夏对盐铁的管制更是尤为严苛。

加上沈锦本身的身份那是越王世子,作为大夏为数不多的异姓王,越王的身份在大夏可谓是十分的敏感,他这个世子自然也难逃牵连。

所以尽管这两样非常的赚钱,但沈锦却从未想过打私盐或者私铁的主意。

让高老三研究熔铁炉的事儿,目的也只是为了后续下泽乡的建设计划做准备而已。

将来铁厂弄起来,在没有绝对的把握之前,沈锦也只会将铁厂的生产用于满足下泽乡的基础建设需求,不会泄露出去半点。

只要他们生产的,都是建筑用材料,就不用担心会有什么风险。

而除了盐铁之外其它利润率极高的,就要属“茶叶”、“丝绸”和“瓷器”了。

大夏虽然已经有了瓷器,但是烧瓷的技术却属于官府特有,非常保密。

民间连烧制瓷器的都没有,所有的瓷器也全都专供官府、王公贵族所用。

当然,一些有钱的豪门富商手里肯定也有一些,但是基本上都是偷偷摸摸的暗地里用,不敢明目张胆,大张旗鼓的拿出来。

这就限制了瓷器的发展,哪怕沈锦心里有这个想法,多鼓捣一下,也差不多应该能鼓捣出来,可是鼓捣出来卖不出去,也就等于白费功夫。

所以瓷器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至于茶叶,下泽乡没有适合种茶树的土地,本身也不产茶,这一项自然也就只有搁置。

最后剩下的,便只有丝绸了。

下泽乡没有蚕丝,但是山上却有很多野生的苎麻草,先前沈锦在考察下泽乡地形及物产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

苎麻草是做麻线的重要原材料!

丝绸在没有原材料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很难大批量的弄出来,但又苎麻,就可以先做麻布。

大夏目前的纺织技术十分落后,还处在用纺轮的阶段,连纺车都没有,更不要说专门的纺织机了。

这也就导致了大夏的布料产量很低,大部分普通百姓的衣物都只能依靠自家生产。

在沈锦来到下泽乡之前,下泽乡的百姓,很多一整个家庭,只能拿出来几件衣物。

他到了下泽乡以后,弄出了简易的纺车,然后招募一些女性乡民,依靠纺车用苎麻生产麻布。

这样下泽乡百姓的布料供应才提了上来,有了如今下泽乡人人都有衣服穿,甚至每个人都有多余的几件衣服换洗的场面。

要知道,在他来到下泽乡之前,下泽乡的百姓,一家人共穿一两件衣物的情况都是十分普遍的,一般谁出门,谁就穿。

先前只需要供应下泽乡百姓的需求,所以沈锦没有大规模的制作纺纱机,以后为了下泽乡的发展,自然是要把这个提上日程的。

正好现在有张鲁这几个木匠,加上下泽乡乡民中的木匠加起来有十几人。

一起开工,用不了多久,第一批纺织机就能做出来。

到时候先招募女工,把流民当中合适的女性都利用起来,弄个纺织厂,先用苎麻纺织麻布,让女工们习惯熟练使用纺织机。

等到以后跟外面的商路打通,就可以开始大批量的进购丝绵等原材料。

规模形成之后,很轻松就能对大夏的丝绸行业形成降维打击。

而此刻在沈锦面前的这些布料,就是下泽乡丝绸商业帝国的开端。

不过首先他得把纺织机的图示画出来,然后看看张鲁他们能不能把纺织机造出来再说。

心念电转之间,他便对张鲁说道:“这些木料暂时够用了,这两天你们就不用再上山了,稍后我会给你们一些图纸,你们看看能不能把图纸上的东西做出来,如果可以的话,接下来你们就专心做我给你们的图纸上的机器就行。”

“是。”张鲁恭恭敬敬的应道。

跟着沈锦转过脸对沈四说道:“你去叫人通知乡里的其他木匠,让他们都到别院来,我有事吩咐他们。”

“是。”沈四也恭恭敬敬的应道。

接着沈锦便回到别院书房,脑中回想着记忆里飞梭织布机的结构样子,开始画了起来。

他对纺织的了解不算深,对织布机也只是有一些粗浅的印象。

要画出完美的飞梭织布机显然不可能,不过大致的关键结构和原理,还是没问题的。

剩下一些细节的东西,则是需要张鲁他们这些木匠来补充。

没多一会儿,第一版的织布机图示他就画好了,便让下人将张鲁几人叫到了书房。

把手里的图纸递给张鲁,沈锦开口道:“你看看这个,看你们能不能做出来。”

张鲁闻言接过图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