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28章翰林院 (1/3)

赴任的日子到了。

???这日,天色未明,准备前往翰林院赴任。父亲不放心我,亲自陪着我一同前往,鱼儿也跟着一起。

???

我们坐上了马车,车轮辘辘作响,缓缓驶出了家门。街道上还弥漫着一层薄薄的雾气,店铺大多都还未开门,只有几个早起的小贩在街边忙碌着。马车行驶在石板路上,发出有节奏的“哒哒”声,我的心也随着这声音微微起伏。

一路上,父亲不断地叮嘱我:“到了翰林院,要谦逊有礼,多向前辈们请教,不可因为自己有些本事就骄傲自满。”我认真地点头,将父亲的话铭记在心。

随着马车渐渐靠近皇城,路上的行人也多了起来,大多是身着官服的官员们,他们神色匆匆,想必也是赶着去上朝或是去各自的衙门办公。

我透过车窗,观察着他们,想象着自己今后也要和他们一样,在这朝廷中为国家效力。

终于,马车停在了皇城门口。我整了整自己的官服,自己下了马车,鱼儿不能与我一同进去。父亲看我进入宫门就离开了。

一位身着官服的中年官员已经在等候我了,他见我立刻笑盈盈地向我拱手行礼,自称是翰林院的典簿章穆,特来引领我入职。

一路上,他热情地为我介绍着皇城的布局,我记着路线,还有宫道和建筑。

终于到了翰林院,只见那朱门黛瓦,匾额高悬,透着一股庄严肃穆又不失文雅的气息。入得院内,庭院深深,花木扶疏,两侧的厢房整齐排列,不时能听到里面传来的读书声和笔墨摩挲之声。

章典簿带我走进一间正堂,厅内布置简洁大方,墙上挂满了字画,案几上摆放着笔墨纸砚。堂中已有几位官员,见我进来,纷纷起身微笑示意。

章典簿一一为我介绍,原来都是翰林院的前辈。随后,他详细给我讲解了翰林院的职责,诸如修撰国史、起草诏令等,还告诉我作为修撰,主要负责记录朝廷大事、编纂书籍等工作。

我恭敬地听着,定要勤勉努力,不负状元之名。前辈们又耐心教我如何整理资料、撰写文稿格式等。

随后,典簿便给我安排了任务——整理前朝的一些文书资料,将有用的信息摘录出来,以备编纂史书之用。

望着堆积如山的资料,我翻开一本本陈旧的书卷,目光扫过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内容便如烙印般深刻在我脑海中。可当我要把这些信息记录下来时,却犯了难。我的手似乎不听使唤,写字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我思考的速度,写了一会儿,手腕便开始酸痛。

这时,一位前辈路过,见我眉头紧皱,便俯身查看。了解情况后,他微笑着说:“无妨,你年纪尚小,能有如此过目不忘的本事已属难得,写字速度日后慢慢练便是。”前辈的话让我松了口气,我调整了一下握笔姿势,继续认真摘录起来。

临近午时,忙碌了一上午的我,肚子早已咕咕叫了。随着一声“开饭喽”,翰林院的膳房小厮们便将热气腾腾的饭菜端了上来。

大家纷纷放下手中的笔墨,围坐在桌旁。桌上的饭菜虽不算奢华,但也颇为丰盛,有香喷喷的米饭,几样荤素搭配的菜肴,还有鲜美的汤品。

一位前辈笑着招呼我:“来,小家伙,快坐下吃,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我连忙道谢,挨着一位年轻的同僚坐下。

大家一边吃着饭,一边闲聊着。有的谈论着上午整理资料时发现的趣事,有的交流着编纂史书的心得。我也时不时插上几句,分享自己过目不忘记下的一些新奇史料,引得众人纷纷称奇。

一位年长的翰林说道:“这小家伙年纪虽小,本事可不小,日后必成大器。”大家纷纷点头附和,我听了,心里既高兴又有些不好意思,赶忙说:“都是前辈们教导有方,我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

用餐间,气氛轻松融洽,大家仿佛忘却了工作的疲惫。在这温馨的氛围中,我感受到了翰林院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也更加期待下午的工作了。很快,一顿午饭在欢声笑语中结束。

中途休息时,我和其他同僚交流,他们对我的记忆力惊叹不已,还分享了一些提高写字速度的小窍门。我虚心学习着,一定要尽快提升写字速度,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一位主事前辈走到我身边,面带和蔼的笑容,轻声说道:“你年纪尚小,上午工作也够认真努力了。今日便让你早些回去,养养精神,未时初就可以收拾东西回家啦。”

我心中满是感激,连忙起身行礼:“多谢前辈关怀,晚辈定不会辜负您的照顾,日后必更加勤勉工作。”

周围的同僚们也纷纷投来善意的目光,有人笑着叮嘱我路上注意安全。得到这个好消息,我满心欢喜,却也没有因此就懈怠。在剩下的时间里,我依旧全神贯注地整理着手中的资料,将重要的信息仔细摘录下来。

不知不觉便到了未时,我认真地将文稿整理好,放置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