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10章 真假公主奇案 (1/2)

列位看官,今儿个咱来讲一段北宋末年那风云变幻、波谲云诡的传奇大案,故事里有皇家的悲欢离合,更有那真假难辨的离奇事儿,您呐,搬好小板凳,听我细细道来。

话说北宋靖康年间,那可真是个风雨飘摇、暗无天日的时候。北方的金人呐,就跟那下山的恶狼一般,气势汹汹,一路南下,直逼北宋的都城汴梁。那金兵围城的阵仗,真叫一个吓人,刀枪林立,喊杀声震天,汴梁城就像那狂风中的孤舟,摇摇欲坠。徽、钦二帝,这俩皇帝可真是窝囊到家了,没怎么抵抗,就被金人给掳走了,成了人家的阶下囚,往日里的威风荡然无存。这还不算完,后宫里那些如花似玉的后妃公主们,多数也都没能逃过这一劫,命运那叫一个凄惨,被金兵像赶鸭子似的,一路往北押去,生死未卜,让人听了是既气愤又心疼。

在这众多受难的公主里头,有一位柔福公主,她可是钦宗的亲生女儿。这柔福公主平日里养尊处优,哪见过这般阵仗,也被金兵粗暴地掳走了。打那以后,她就像断了线的风筝,音信全无,是死是活,谁也不知道,只留下一片猜测和担忧。

咱再把目光转到南方。康王赵构,在这混乱的时候,一路南渡,跑到南方后,也不含糊,赶紧称帝,改号建炎。您瞧瞧,这就勉强撑起了半壁江山,好歹算是延续了宋朝的血脉,可这日子,过得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呐。

时光匆匆,一转眼就到了建炎四年。这一天呐,朝堂之上那可是热闹非凡,文武百官们正在商议着国家大事呢。突然,有个小太监慌慌张张地跑进来,大声禀报:“陛下,宫外有一位女子,自称是柔福公主,说从敌营历经千辛万苦逃回来了!”这消息一传出,就像一颗石子扔进了平静的湖面,顿时激起千层浪。

高宗赵构一听,当时就皱起了眉头,心里暗自犯起了嘀咕:“这怎么可能呢?随驾的那些大臣们,一个个身强力壮,都没能从敌营逃出来,她一个娇生惯养的公主,又是小脚柔弱,走路都不稳当,怎么就能这般轻易地回来了?该不会是个冒牌货,想来骗朕的吧?”他一边摸着下巴,一边在心里盘算着,眼神里充满了怀疑。可又一想,万一这真是柔福公主,错怪了她,那可就寒了公主的心呐,这事儿可不能草率。

想到这儿,高宗立刻下令:“来人呐,把昔日在宫中伺候过柔福公主的宫女都给朕找来,让她们好好查验查验!”

没一会儿,一群宫女就被带到了朝堂上。这些宫女们,一个个心里都七上八下的,就像揣了只小兔子。她们相互看了看,眼神里满是紧张和不安。有的宫女心里想着:“老天爷啊,要是真的公主回来了,那可真是天大的好事,咱这宫里也能添点喜气。可万一不是,这事儿可就麻烦大了,搞不好还得掉脑袋呢!”有的则在心里默默回忆着记忆中的公主模样,想着等会儿可千万别认错了。

她们围在那女子身边,左瞧右看,上上下下打量了个遍。过了好一会儿,其中一个胆子大些的宫女,战战兢兢地说道:“回陛下,依奴婢看,是真的,一点不差。”其他宫女也纷纷附和:“是啊,陛下,看着就是公主。”

高宗听了,还是不放心,说道:“那可不行,朕还得考考她。你们去问些宫中旧事,看她能不能答得上来。”

宫女们领了命,就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问起来。这女子倒也机灵,就像提前准备好了似的,对答如流,没有半点迟疑。可她心里也在打鼓:“千万可别露馅了,我好不容易走到这一步,要是被识破,那可就完了,下半辈子说不定就得在牢里度过了。”

就在大家都快相信她的时候,有个眼尖的宫女,突然发现了不对劲。她瞪大了眼睛,仔细看了看那女子的脚,然后连忙回禀高宗:“陛下,这女子其他地方看着都像,可就是这双脚,大得实在不像样啊!公主可是从小裹脚的,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脚呢?”

高宗一听,脸色一沉,亲自走上前去,盯着那女子的脚看了又看,然后严肃地问道:“公主,你的脚怎么变得这么大?”

那女子一听,心里“咯噔”一下,暗叫不好。可她反应也快,眼泪瞬间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滚落下来,哭得那叫一个梨花带雨,悲悲切切地哭诉道:“陛下啊,您是不知道那些野蛮的金人有多残忍!他们根本不把我们当人看,就像对待牛马一般,随意打骂。我这一路上赤脚逃亡,走了何止万里,脚底都磨出了厚厚的茧子。能活着回来,已经是老天爷开恩了,又怎能还保持着当初的小脚模样啊?”她边哭边在心里想:“我可得演得像一点,不能让他们看出破绽,这荣华富贵可就靠这一遭了。”

高宗听了,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怜悯之情,长叹一声道:“唉,公主受苦了。”随即大手一挥,封她为福国长公主,还把她下嫁给了高世綮。

从那以后,这假柔福公主可就过上了荣华富贵的日子,那真叫一个风光无限。她每天吃香的喝辣的,穿着绫罗绸缎,住着豪华的府邸,身边还有一大群仆人伺候着。她时常暗自得意:“瞧瞧,我多聪明,这滔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