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茶水,接着:“我还和老先生聊了俩句,才得知他是香港大学的教授,就住在咱们这条街上。”
“那这位教授是教什么专业的?”旁边桌一位老伯好奇插话。
中年大叔回道:“不清楚呢!只是相遇礼貌打个招呼,不好深谈太多。”
老伯好奇继续问:“那这位教授住在哪啊?咱们怎么都没见过?”
中年大叔微笑着:“具体住在哪没问,我见他散步来着,估计是人家教授喜欢安静,不常出来走动吧。”
这时!
祥叔端着一杯茶悠悠走来,听到大家的话题,他笑着插了一句:
“我倒是也遇见过那位教授,确实是个有学问的人。住在108号那块,有一次路过看到他在搬书和字画。”
“哇,那他是教什么的呀?”一个年轻人也凑过来问道。
祥叔喝了一口茶,清了清嗓子说:“听他说话文绉绉的,应该是搞文学方面研究的,我也不太懂。不过,看他家里那些书,肯定不简单。”
“搞文学研究啊!那他肯定看过很多书,应该知道好多过去的事儿,说不定还知道咱们春秧街以前的故事呢!”年青人眼睛亮了起来。
年青人突发奇想:“哎,你们说,要是能找他讲讲咱们春秧街的历史,再写成小说或者拍成电影,那咱们春秧街不就出名了?”
祥叔笑着摇摇头:“年青人想法就是不一样!你可真敢想,人家教授哪有那闲工夫。”
中年大叔插话:“不一定,下次遇到问问!而且有教授帮忙,以后咱们春秧街要是遇到啥文化保护的事儿,也能有个懂行的人出出主意。”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对这位教授的好奇越来越浓。
有人说下次碰到教授一定要上去问问。
有人则想象着春秧街,因为教授出版小说而变得家喻户晓的样子。
而这些讨论,也被准备离开的林晓月听在了耳中。
她也不禁对【香港大学】来了兴趣,要不要去那里学习下课程?
…………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