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进行时
1971年4月5号清明节
在这不宜开张喜庆的日子,陈导不信这个邪!
到现在林晓月都不知这部电影名字是什么的电影,估计准扑街。
她很想劝陈导不要逆天而行?
其实陈导心里算计的明明白白:‘电影火了说明我陈大导演有大帝之资;
失败了也是老天不同意他逆天而行,不是我自己没才华,起步也是准帝之资。’
林晓月:……
林晓月暗道:“还没开拍就找到失败的理由!佩服!他能做导演是有几分道理的。”
…………
终于
电影开机还是按计划进行。
拍摄场地选在了香港的一个老街区,这里的建筑有时代的特点。
和电影要求的街道完美还原。
斑驳的墙壁、老旧的路灯,仿佛一下子把人拉回到故事发生跟前。
林晓月穿着剧中角色朴素的服装,站在布置好的店铺前,紧张得手心不断冒汗。
她的手指不自觉地揪着衣角,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安。
“林小姐,别紧张,就按照我们之前讨论的,把自己代入角色就行。”
陈宇导演,一位在电影界有着大帝之资的创作者;
散着帝威般气场、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过来,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轻声鼓励道。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如同霸王色一样镇住这里一切工作人员,这一幕也让林晓月慌乱的心稍稍安定了一些。
…………
“开拍!”随着导演一声响。
林晓月深吸一口气,努力调整自己的状态,迅速进入了角色。
她熟练地在“店铺”里忙碌着,拿起水果,仔细擦拭,再整齐地摆放好;
脸上带着质朴的笑容,和前来“买东西”的演员们自然地互动。
然而,拍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在拍摄一场和对手演员激烈争吵的戏时,林晓月总是无法准确地把握情绪的爆发点,接连几次NG。
“停!”
“林小姐,这里你的情绪还不够强烈,要把角色内心的委屈和愤怒都释放出来。”
陈宇导演耐心地指导着,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信任。
林晓月有些沮丧,眉头紧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表演。
突然!
她想到了自己初到香港时遇到的种种困难。
那些被人误解的瞬间、独自承受压力的夜晚,那些真实的情绪如决堤的洪水般涌上心头。
再次开拍时!
林晓月仿佛变了一个人,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愤怒和不甘,声音也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将角色的情绪演绎得淋漓尽致。
“好!就是这个感觉,过了!”
陈宇导演满意地喊道,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还向林晓月竖起了大拇指。
…………
在拍摄现场的间隙。
别的演员都趁着这短暂的休憩时间,或是坐在一旁喝着咖啡放松身心,或是与助理小声交谈。
可林晓月却没有丝毫懈怠,她主动朝着同组的演员们走去。
彼时。
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正坐在角落,安静地看着剧本,林晓月轻手轻脚地靠近。
带着几分腼腆又满是真诚地开口!
“前辈,我特别想跟您请教一下,在表现角色内心纠结的时候,您觉得怎样的表演方式会更有感染力呢?”
前辈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随即便耐心地与她分享起来。
林晓月听得极为认真,时不时微微点头,还会拿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迅速地记录下前辈所说的要点。
在观察其他演员表演时,林晓月那专注的模样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与她无关。
她的眼睛紧紧盯着舞台上的演员,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表情变化。
当演员在演绎一场悲伤的戏时,那微微颤抖的嘴角、眼中泛起的泪光,还有不自觉握紧的拳头。
这些肢体动作都被林晓月一一看在眼里,她在心里默默琢磨着,若是自己处于这样的场景,该如何将角色的情感更细腻地展现出来。
…………
拍摄雨中场景是实拍。
春季雨水频繁,春意绵绵,雨水还是有点冰冷。
“开始!”
林晓月毫不犹豫地冲进雨中,在泥泞的道路上奋力奔跑,她的脚步急促而慌乱。
突然!
脚下一滑,整个人重重地摔倒在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