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上是一个年轻美貌的姑娘,面带笑容用一双脉脉含情的眼眸,凝视着前方。
孟清远不自觉地走到画像前面,抬眸仔细打量这张画像。
画像里的女子容貌,和现在的自己几分相似。
江漓不自觉地叫了一声“母亲”,这如银铃般悦耳的声音,突然喊了出来。
孟清远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他连忙打量着房间,并没有任何人啊!
即使他胆子再大,还是被吓得不轻。
突然,他才感觉到这声音,好像是发自自己的口。
江漓用手抚摸了一下画像上的女子,突然想把这副画带走。
因为这是母亲留在这个世上唯一的画像,她不能让画留在这里。
于是伸手取下画像,突然发现画像取下来之后,这处的墙壁与其他地方不一样。
孟清远观察到这细微的不同,正准备伸手去敲一下墙壁,看看是否是空心的。
但身体已经不受控制的,离开墙面向门口走去,孟清远再次凝神强力控制住身体。
然后走回到刚才挂画的墙壁前,他用手敲了敲,听声音发现里面是空心的。
他连忙取来桐油灯照亮墙壁,果不其然这里暗有玄机。
他找到机关往下按,一个暗格豁然出现在眼前,暗格里面装着一个小箱子。
孟清远把暗格里的盒子那出来放在床上,打开箱子。
里面装着两封书信,上面的那封信的外壳上还沾满血迹。
血迹已经变成暗红色,由此可见信封沾上血迹已经有一段时日了。
孟清远连忙打开书封,取出里面的信笺,信笺上同样沾有血迹?,他打开信认真看里面的内容。?
吾兄江相鉴:
时事危急,刻不容缓!近闻朝中皇室有人,与北漠私交甚密,不仅暗贩铁矿、桐油以资敌,更私铸兵刃,勾结外敌图谋造反。
其心可诛,其行当诛!此辈奸臣,若不及早除之,恐江山社稷将危于旦夕之间。
幸天不绝我朝,近日交易账本及其他证据已落入我手,并遣赵尚书之子赵萧,火速带回京都。账本内,奸臣罪证确凿,条条框框,皆为其卖国之铁证。
但恐赵大人一人无法作为,感念吾兄身为文官之首,当此国家危难之际,务必挺身而出,以江山为重,以社稷为念。
望兄速速行动,与赵大人携手,共除奸佞,勿使皇上为奸臣所蒙,勿使朝纲为奸臣所乱。
此事关乎国家存亡,关乎百姓安危,万望兄以大局为重,勿有片刻迟疑。
急盼兄能与兵部尚书赵大人,共商大计,挽救国家于危难之中。
弟荣景顿首再拜
孟清远快速看完信后,把信小心地装回信封内揣进怀里。
心里暗想:“从这信上的血迹来看,说明信在送出时已经泄露了消息,送信人中途被追杀拦截,才导致信封上沾有血迹。
难怪江赵二府同时被灭门,原来是知道了朝中要员謀逆之事。
此事确实牵涉太广,难怪现在还有暗卫暗中监视江府。
看来那些奸佞之辈,还没有找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想在这里守株待兔,顺藤摸瓜抓到知情人,找到这封信和证据。”
孟清远又取出第二封信,这封信封上的字是父亲的字迹。
他打开信封从里面把信取了出来,信封里面还有一块晶莹剔透,上等羊脂雕刻的椭圆形玉佩
孟清远拿起玉佩仔细打量了一会,发现玉佩的正中间,雕刻有一个奇怪的图腾。
她看不懂玉佩上雕刻的图腾是什么东西,但能放在这么隐秘是地。
可见这块玉佩的不简单,绝对是代表某种深意。
于是随手把玉佩戴在自己的脖子上,以免丢失或打碎。
戴好玉佩后,孟清远才打开信看里面的内容。
信上写道:吾今收到荣景冒死所遣书札,朝中竟有奸佞之徒。
早已与北漠奸细内外勾结,图谋不轨,欲行篡逆之事。
吾决定与赵大人一同揭露朝中佞臣,及其党羽之阴谋。
保全朝廷江山社稷,安抚天下苍生。
然今上无心政事,为奸臣所蒙,如今朝中朋党分争。
事态纷纭,此案牵涉甚广,亦知此事干系重大。
稍有不慎,恐引火烧身,吾深知性命难保,更恐祸及无辜妻儿老小。
然吾身为梁国左相,明知朝中有谋逆之徒。
岂可因私废公,贪生怕死,坐视不报?
此不仅负先皇之托,亦愧相位及天下苍生。
自古忠孝难以两全,吾也决定与赵大人共上疏于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