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镖局的当家人,后来因为一次押镖任务的失败而导致镖局关门,徒弟也纷纷弃师而去,改投他人门下,当时这件事也着实让郑威难过好久。
跟他一起的是他目前唯一的徒弟,名叫阿旺,今年18岁,为人聪颖滑头,心里鬼点子很多。他拜入郑威门下时间不长,不到一年光景,因其父母早逝,郑威见其身世可怜,于是收其为徒带在身边,给其一饭之需,供自己差遣。
郑威的确没看错人,因为他没想到在自己落拓之后,镖局上下纷纷离弃自己改换门庭,唯有阿旺守在自己身边,他由是感激,此后不论到哪,师徒俩都形影不离。
“小二哥,来壶茶歇歇脚,”俩人在路上走着,忽见前方不远处有一茶棚,茶棚上面飘着一旌旗,上面赫然写着“有来茶棚”,阿旺无比欣喜,高兴地率先跑过去,随便找了一个没人的位置坐了下来,嚷嚷道。
他的师傅此时距离茶棚不过百步距离,见徒弟率先冲过去找了一个位置,不禁对其摇了摇头,一副即是疼惜怜爱,又是无可奈何的样子。
“师傅,来,徒弟给你满上,”待郑威坐下来以后,阿旺见小二哥把刚沏好的茶也端了上来,于是立马站起身,取出一个杯子放在师傅面前说道:“咱先歇会儿,前面不到二里的地方就是应天府了。”
“诶,你们听说了没有,应天府的关员外下月初要举办比武招亲,为他女儿挑选夫婿,”阿旺听见三个闲人正在谈论什么比武招亲,不觉好奇,于是端起自己的杯子便起身坐了过去。
“你…”三个闲人见一男子凑了过来,甚是奇怪,于是带着好奇的眼光望着阿旺,异口同声准备询问,可刚说出一个字却被阿旺抢先说道。
“几位,我是路过的,刚听你们说什么比武,什么招亲,怎么会儿事?谁比武?哪里招亲?”郑威见自己徒弟这般样子,甚是觉得他好管闲事,却也无可奈何,于是端起茶杯自个儿品了起来。
“原来是从外边来的,难怪了,我给你说…”说话的这个闲人名叫李老三,就住在应天府郊外的李家村,见阿旺是从外乡来的赶路人,便在其面前开始侃侃而谈,而在他旁边的两位见其模样,只是相视一笑,莫声不语。
茶棚外人际稀少,零星可见几个赶路的客商,茶棚老板辈靠在一根柱子上,短暂地歇息一下,只见他或时看看茶棚内喝茶的客人,或时朝茶棚东南方向八百米左右的茅草屋看去,那就是他的家。
老板名叫周老三,今年53了,原本有两个哥哥,可是当年参加红巾军就死在了战场上,至今也二十年了,家里仅剩八十五岁的老娘和自己相依为命。为了谋得生计,解决一日三餐,于是才盖了这间简易茶楼,赚点散碎银两。
“师父,师父,”阿旺刚才听完几个闲人的话之后,好奇心顿起,一个劲儿的想去瞅瞅热闹,见见世面,于是他使劲儿撺掇郑威和自己一块去,“咱一块去看看比武招亲怎样,说不定对咱有帮助,师父,师父,您慢点儿…”郑威无论徒弟怎么说,也没停下脚步的意思,只见阿旺在他身后一边追,一边说。
“女儿,这几天好好休息,你刚恢复,别太累着,”刘欣雨在两个丫鬟的陪同下来到女儿闺房,见下人正在伺候汤药,而且关雨的气色明显比昨日好多了,前几日的担心终于放了下来并说道。
“知道了,娘,”关雨见母亲带着两个丫鬟走进来,听完她的叮嘱后回复道:“女儿好多了,放心吧。”
“你们好生伺候小姐,知道么?”刘欣雨听完女儿的话,明显感觉她的气色有好转,欣慰地笑了笑,随即又向站在一旁的两个丫鬟说道:“过几天就是老爷为小姐比武招婿的日子,得把小姐伺候好了。”
话音刚落,便听见几个丫鬟异口同声地说道:“是,夫人,”随即刘欣雨便转身离开了房间。
离开王府已经有一段日子了,此时的李靖已经属于半个江湖中人,当日在破庙遇见的那个老人对李靖可谓有提携之恩,不仅传了李靖内力,还指引他去紫金山寻找一把绝世兵器——绝情剑。
紫金山位于应天府西南方向二十公里的位置,李靖走进有来茶棚,见客人较少,于是走进去在茶棚东南角的桌子边坐了下来。
“客官,来点什么?”跑堂的小二见有客人来了便迎了上去。
“小二哥,来壶茶,来碗杂酱面,”李靖看着店小二说道,说完正当小二要转身离开的时候他又问道:“诶,小二哥,给你打听一件事儿,这里到紫金山还有多少路程?”
“紫金山,”小二愣了一下问道:“你不是要去参加比武招亲么,去紫金山干嘛?比武招亲是在应天府举办,距离我们这儿也就一个时辰左右的距离…”小二站在一旁滔滔不绝地说道,只是他说的越多,李靖越迷糊。
李靖被小二的话整蒙了,他本打算不去理会,但是转念一想,比武?说不定有些高手会去,于是便打算暂缓去紫金山探寻绝情剑的踪迹。
比武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