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坐忘之道,是富贵之人的游戏。俺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闲心去坐忘啊。”
贫苦者的动作粗犷,言语中带着一丝愤懑,显然对于这修道之法并不感兴趣。
百姓们的讨论越来越激烈,有人赞同,有人质疑,也有人嗤之以鼻。
突然,人群中走出一位中年商人,他的衣着华丽,面带微笑。
商人笑容可掬,语气和蔼:
“各位,坐忘之道,并非遥不可及。吾辈虽身在尘世,亦可在繁忙之余,寻找一片宁静之地,修心养性。”
商人的话语平和,动作从容,显然对于这修道之法有着自己的理解。
百姓们纷纷点头,似乎被商人的话语所触动。看着天幕中的画面,但坐忘修道的理念却在他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司马承祯根据《天隐子》八篇的观点将修道之法,大概分为了五个阶段,分别是断缘,修心,虚己,真观和泰定。】
【我们用较为通俗的说法来解释一下,首先是断缘,人为什么要断缘呢?这就引出了道家思想的一个核心概念,叫做富归于朴。】
【这个普指的就是婴儿。也就是说每个人天生就是符合一个大道的人,要不然我们也不会降生于。】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本性却被逐渐隐藏了起来。】
【于是我们开始求取财富,索取名利,甚至不惜求神拜佛,求仙练药,想方设法的让自己回到年幼是那个最开心的状态,】
【但却忘了真正的救赎之道,不在于我们遥远的仙境,不在于什么灵丹妙药,而是在我们自己的身上。】
【那到底是什么隐藏天性呢?他说,有些人假借修道,忙于传名,为的,就是想要借此升官发财。】
【有些人安排酒局邀人赴宴,为的就是贪图别人以后的回报,人这一生所做出的各种举动,大多都是为了去得到的一些东西。】
【我们之所以整日忙忙碌碌,就是害怕自己会失去某些东西。】
【那按照这个逻辑来看的话,难道是情绪、名利、欲望这些我们追求的东西隐藏了我们的天性吗?是因为我们想要好的情绪,想要满足自己的欲望,想要更高的名利,所以才迷失了我们的真性吗?】
天幕中播放着司马承祯关于修道之法的讲述,李世民与臣子们聚精会神地观看,随后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李世民目光如炬,神情专注:
“司马承祯所言断缘,实则是富归于朴。朕虽贵为天子,亦当返璞归真,追寻天性。”
他站起身,步至大殿中央,双手背于身后,表现出一副深思的模样。
魏征眉头紧锁,语气坚定:
“陛下,富归于朴,即是不忘初心。我等臣子,亦当以身作则,不为名利所困。”
魏征微微鞠躬,目光中透着一股坚定的信仰。
房玄龄神情肃然,语气平和:
“陛下,修心之道,在于内省。我们日常决策,需时刻警醒,以免迷失了天性。”
房玄龄轻轻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了沉思的神色。
杜如晦面带微笑,神态自若:
“房大人所言极是。然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等只需时刻警惕,及时纠正,便是不离初心。”
杜如晦的脸上始终挂着微笑,似乎对一切都已洞察。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