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3章 齐玄帧锦囊谶语,老天师欲往北凉 (1/2)

阳光洒落在龙虎山的青石小径上。

陆昭与赵希抟、白煜、齐仙侠三位前辈交谈过后,正欲转身返回自己的居所。

此时,赵希抟突然轻轻抬手,制止了陆昭的脚步。

只见他缓缓从袖中取出一只精致的锦囊。

那锦囊色泽古朴,绣工精美,隐隐散发着一股神秘的气息。

赵希抟面带微笑,眼神中带着几分敬重与期待,将锦囊递向陆昭,说道:

“小友,此锦囊乃是大真人齐玄帧兵解转世前特意留下的。”

“他曾留下嘱托,言明若有朝一日你入道之后,便将这锦囊交予你。他还说,待你看到锦囊中的内容,自然便会明白一切。”

陆昭心中满是好奇。

他听闻过齐玄帧的大名,也知晓那流传的谶语,更明白这十年间自己之所以备受天师府敬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齐玄帧的预言。

他恭敬地伸出双手,接过锦囊。

只见锦囊中仅有一张字条,字条上的字迹苍劲有力,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深意。

上面写着一句话:

“下龙虎,上武当,过两禅寺,往烂陀山,终于上阴学宫。”

陆昭看着字条上的内容,心中一动,瞬间了然于胸。

他深知这龙虎山本是道家圣地,自己在此十年,沉浸于道家典藏之中,对道家学问已有了深厚的根基。

而武当山,亦是道门翘楚,与龙虎山齐名,在道家传承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两禅寺,那可是佛门的一方净土,传闻寺中的高僧大德,皆精通佛法要义,寺内珍藏着诸多佛门真经,其影响力在佛门中不容小觑。

烂陀山,更是远在西域,是佛家的重要圣地,据说山上的佛法智慧高深莫测,无数求佛之人皆向往之。

上阴学宫,则是儒家的学术殿堂,汇聚了天下众多的儒门学子,诸多圣贤典籍皆藏于此处,是儒家思想传承与发扬的重要地方。

陆昭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他心中暗自思忖:

“这齐玄帧不愧是吕祖转世,竟猜到了我的心思。”

这十年在藏书阁中,他可不仅仅研读了道家的典籍,佛门的真经、儒家的圣贤著作,他亦是爱不释手,反复钻研。

他本就渴望将儒释道三教学问融会贯通。

“看来,他是想引导我踏上这条求道之路……”

陆昭又想起了关于齐玄帧转世的传闻。

他知道齐玄帧兵解后的下一世是武当山洪洗象。

“也不知道现在那洪洗象有没有开窍,若有机会,定要去会他一会。”

陆昭喃喃自语道。

他轻轻将齐玄帧所留的锦囊收入怀中,抬起头来,看向赵希抟、白煜和齐仙侠三位前辈。

赵希抟微微眯起眼睛,看着陆昭,缓缓开口说道:

“小友啊,不日后,贫道便要启程前往北凉了。”

陆昭微微一怔,心中有些疑惑,问道:“老天师此去北凉,所为何事?”

赵希抟抚了抚胡须,笑道:“乃是去收徐骁的二儿子徐龙象为徒。那徐龙象根骨非凡,若是能得我龙虎山道法传承,日后必成大器。”

陆昭听到“北凉”二字,心中一动,脑海中迅速开始梳理时间线。

他想起徐凤年的第一次江湖游历,按照记忆中的轨迹,这第一次游历怕是马上就要结束了。

思绪飘飞间,陆昭又想起了北凉与龙虎山之间那些错综复杂的恩怨。

他深知,当年徐骁马踏江湖,使得江湖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龙虎山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而且,陆昭还知道那赵黄巢暗中针对北凉气运所做的种种事情。

一想到这些,陆昭心中对齐玄帧的安排不禁多了几分理解,或许这一切都有着更深层次的关联。

然而,对于北凉,陆昭着实没有什么好感。

在他看来,徐凤年的所作所为实在难以让人苟同。

北凉三十万铁骑,那是北凉的根基,是守护北凉百姓的力量,却在徐凤年的决策下逐渐凋零。

最后,他竟然独自一人带着美人隐居江湖。

将那些曾经与他并肩作战、为他出生入死的将士们抛之脑后。

这等行为,实在是令人不齿。

陆昭整理了一下思绪,看着赵希抟说道:“前辈,我也正有打算前往武当山一趟。”

赵希抟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连忙问道:

“哦?小友也要去武当山?”

“那可真是巧了,不知小友是否愿意与贫道同行?”

陆昭刚要回答,突然,不远处传来一阵喧闹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