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十三章:请人修房子和采购生活物资 (1/3)

第二天是周日,今天还是不用上班,早上7点来钟王凌在晨光中醒来,先是到院子里打了一套强身健体的军体拳,然后又开始烧热水准备洗漱。

至于早饭,他们俩现在还没有开火,所以是金晨去了新街口那边的早餐铺子买回来的。

因为粮食的原因,早餐铺子里可选择的早点也不多,金晨买回来几个素包子,王凌又烧的热水冲了奶粉喝,两人对付着囫囵吞枣的把早饭吃完,又穿上便装匆匆出门了。

没办法,明天就要正式上班了,他们只剩下今天一天来处理自己的事情,因此他们今天还有不少事情要做呢。

两人先是带着王凌自己画的草图(不要问什么时候画的),腿着去了隔壁北锣鼓巷的67号院,找到了街道办房管科周科长推荐的杨师傅,请他来修房子。

杨师傅号称他自己的师傅是给故宫修过房子的,虽然不知道真假,但手艺是周遭几个街道里公认的,解放前也是自己带着几个徒弟给人家修房子的,解放后也完成了公有化改造——他们挂靠在了街道办房管科,每个月给街道办交五块钱就行,干的事情还是和解放前一样的。

本质上还是自负盈亏的小本买卖,只不过挂靠在街道办后就是合法合规的,交给街道办的钱也更像是交的税。

这笔钱今年年中的时候被降到了三块钱,因为现在需要修房子的人越来越少了——各单位都有自己的基建科,自己本身就可以建房子、修房子,普通人则都是能凑合就凑合的继续住着现在的房子了。

所以在听到王凌想请自己修房子之后,立刻叫上和自己住在同一个院子里的大徒弟,带上工具,跟着王凌一起回到了他的小院子。

看着王凌画的草图,在经过了细致的考量和计算之后,杨师傅当场就给出了报价:“王干部,按照你的要求,正房恢复到三间的规模,两边各建一间耳房,东西各建两间厢房和一间耳房,南边不盖房子就建一个棚子就行了。”

“这就要建八间房和一个棚子。”

“我带泥瓦匠、木匠各两个大师傅,再带十个小工,能够保证在过年之前把房子建好。”

“我们可以明天就开工,这样,十五个人工作五十五天,人工费就需要五百块,建材可能就需要王干部你自己准备了!”

“人工费我是认可的,没什么问题!”王凌说道:“就是建材这方面,我平时工作比较忙,可能没时间去弄这些东西,杨师傅你是专业做这个工作的,建材这方面的事情我可以委托你来准备吗?”

十五个人工作五十五天才五百块,平均下来每人每天才六毛钱,跟临时工差不多了,确实不能算贵,王凌也就没有不同意的理由了。

杨师傅思索了一下,说道:“这倒是也可以,就是不知道王干部你的预算是多少,对建材的要求是什么?”

王凌道:“材料尽量好一点吧,我先给你二百定金,房子修好之后再结算!”

这样自然可以,杨师傅当即就同意了,他一个师兄家里就有不少的好木料,另一个师兄家里也存有一些好的砖瓦,甚至连金砖都有,这些都是建国之前保存下来的好料子,一直都没能找到主顾处理掉,他可以先去看看情况,回来再和王凌商量,只要王凌同意,他们就能把手里的东西给处理了。

这也不算是占王凌的便宜,毕竟东西是真的好东西,价格也不少很贵,应该算得上双赢。

至于普通的砖头、木料这些,他一个一直在建房子的大师傅,自然是有门路的。

接下来的半个小时里,王凌又和杨师傅讲了一下自己的一些具体的要求,包括厨房在哪里、卫生间要怎么弄、正房三间该怎么布局、院子里和房间里要不要铺砖之类的东西,王凌一一的详细讲清楚,统统让杨师傅给记了下来。

尤其是卫生间,王凌希望冬天的时候也能在家里洗澡的,所以对保暖方面的要求较高一些。

不是王凌太吹毛求疵,而是他希望把这件事情一次性搞定,不要再在这件事情上浪费精力。

而杨师傅也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王凌想把其中的一间耳房给建成可以上厕所和洗澡的卫生间,这不是不可以,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要求,可以说是京都建房的一个新的潮流,杨师傅自然也是会建的,但问题是需要街道办同意并审批。

因为现在绝大部分的厕所都是公共厕所,就是一大早要起来排队的那种,洗澡则是夏天自己在家冲一下、冬天去澡堂子里洗,整个京都并没有建成完善的地下管路网络,想在家里弄一个卫生间出来就需要在家里铺下水管道,连接到公共下水道上去。

这就需要街道办审批同意了,且铺设下水管道的管子也只要街道办才能拿的出来。

这是杨师傅办不到的,需要王凌自己去处理了。

王凌也表示自己了解了,会在后期解决这件事情——王凌认为这事可能会有麻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