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十七章原来部长的心跟他贴得这么近 (2/3)

了,可还他奶的还是一个副职,还在这个要死不活的廖手下,秦全忠私下里几乎从来就没有叫过廖部长,一想到他这个副部长被姓廖的当着众人的面呼来唤去、随意支使的,他这个小心脏啊,就恨就要发胀就要气鼓鼓的想暴发。

可转眼一想,毕竟在俺们剩州不比在省城,在省城人家可不一定会照顾你老秦的情绪叫你秦部长的。在那里,你是副的就坚决叫你副的官职,丝毫不给你一个字的面子。在这里就完全不同了,大家提前越过组工部门,叫你一声部长,提前在口头上帮你转正了。所以当大家秦部长秦部长的叫唤的时候,秦全忠也是很乐意地点点头以示感激,还十分爽朗地应答,不为别的,就为一个心情舒畅呗。

说了这些话,这个时候。防汛司令部秦部长与各位头面人物的沟通应该差不多了。尽管这一路上赶过来急急忙忙的有些风险,尽管与那个头发油光水滑的廖部长打招呼时遇到了一鼻子的冷遇,又尽管走进来时领导们的欢声笑语相当对于这一路波折的三个人相当刺耳,但当秦部长结束与人谈论,走过来和毛哥他们仨交流的时候,三个人还是表现出了极度的热情。

虽然秦部长看出了毛哥脸上那么一丁点儿的失望,但作为一个在部队和地方官场混迹多年的领导同志,他没必要点破人家的内心世界。因为他知道,点破只会增加毛哥的尴尬和难为情。况且损人又不利己的事,他已经好多年前就克制自己,不去做了。

秦部长一边示意工作人员沏茶倒水,一边招呼着他们仨坐下来,又一边对毛哥和老蔡很客气地道:“急急忙忙让你们带着毛记者一起赶过来,难为大家了”,言语之中虽然没有表达明显的歉意,但毕竟领导的这个姿态压得很低,加上对毛雪飞都是这样一口一个毛记者的,所以三个人听着听着,刚才的半肚子委屈便一下子泄去了不少。

于是毛哥接过秦部长的话茬连连道:“秦部长您这话说的,机关到防汛司令部不算远,不难为呢”,说话的间歇,他喝了口工作人员递过来的茶,许是太烫的缘故,他愣了一下,拍了一把旁边的雪飞道,“部长,这是您点名要见的毛雪飞毛记者”。

听到毛哥提到自己,雪飞便站了起来,上次在大会的活动现场,只是跟秦部长打了一个照面,因为人多,并没有多聊。

雪飞站起来,似乎有点胆怯,这可能是他第一次这么正式地与一位省里来的领导交流,胆怯应该是正常的,不像上次在活动现场那么唐突和莽撞,他这个时候,声音压得很低道:“我是雪飞,秦部长”。

秦部长见年轻人还有点怯生,便仰头一笑,然后道:“其实大家都是老乡呢,你们是知道的,我就是隔壁余店土生土长的呢,别搞得这么生分”。

老秦一边说笑,一边拍了拍毛雪飞的肩膀,再次夸奖起那天在套红报纸上看到的人物通讯说:“你这年轻人,文笔不错啊,虽然写得稚嫩了一点,但文章的气势在那里,还是相当不错的”,说着,他又把头转向毛哥和老蔡,“现在需要他这样有力量的文章”。

是啊,在目下长江水情还这么不稳定,且随时都有继续上涨,甚至决堤的危险的时候,人们是需要精神力量来支撑的,尤其当大堤防汛进行了一段时间后,人们往往会因为疲倦而出现麻痹松懈和厌战的情绪,这个时候,宣传鼓动的作用,特别是报纸的作用可就派上用场了。就像美国人当年在韩战中羡慕我军的宣传攻势时说的一样,你们的报纸不亚于一颗广岛的原子弹。

秦全忠,这位从部队开始就长期分管文宣战线的领导,对一篇好的通讯的所焕发出来的威力和能量自然是知道的。目前他就需要这样的宣传和这样的威力。说话的当儿,老蔡在毛哥的示意下,已经将雪飞的另外两篇通讯稿件拿了出了,并递给了秦部长。

秦全忠接过搞件,便掏出眼镜,浏览了起来。他这个年龄段的人,眼睛已经不能用近视不近视来衡量了。如果你碰到一个中老年人,问他还近视否,他会给你一巴掌的,因为人到了一定年龄,人们的视力随着眼睛晶体的拉长而形成远视。你要是这样问一个中老年人,人家可能会觉得你在嘲讽他的年龄呢。所以问一个中年人或者老年人,只能问是不是远视,或者老花。因为远视的人看远方清清楚楚,看近处白花花一片模糊,所以就叫老花,他们用的镜片,那当然就是老花镜了。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当选总统的人,年纪越来越老的缘故,因为他们需要领导人看得远站得高,而不是纠住近处的东西死死不放。

不过秦部长是军人出身,本来视力是相当好的,但到了这个年龄,也开始出现近处视力下降,远处视力清楚的毛病,也像电影里所有的老干部一样,也需要支起老花镜或者借用放大镜这种东西阅读和看文件了。

不过秦部长虽然看东西要借助老花镜,但这依然不影响他的阅读速度,很快,他的目光便停留在稿件的一个地方,同时还读出了声来:“他对于未来是欣喜的,也是热烈的,虽然白天因为劳作心会受累,也许还会受伤,但每到夜晚,他就会静静地坐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