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十五章老乡不帮老乡,阎王都会放你一枪 (2/3)

城墙,说的就是,娶老婆就找剩州姑娘,因为这里城墙高水色好,找老公呢就找余店的汉子,因为他们从小就在长江边边上长大,从小就搏击风浪,练就了一身腱子肉,做事干活养家糊口那自然没得说的。

不过秦部长虽然是余店的人,渔民的后代,从小就喝着长江里面的水长大的,虽然从小就在风浪里头摸爬滚打,也养成了一身的腱子肉,虽然这样的一身肉肉应该是粗犷和孔武有力的,可秦部长就是和余店这帮渔民的后代有着完全不同的身体和心理。

秦部长身形并不高大威猛,甚至看上支还略显矮小,这身形,颇有点像现在的体操运动员,就像著名运动员李大双、李小双甚至李宁一样,有一身结实的肌肉,可就是身形这个外在的形式控制了肉肉们的野蛮生成,被活生生地控制在短小精悍的人生框架里。这是没得办法的,基因就是这么生就了的,你根本就无法改变得了,除非你跟上帝打个招呼,修改一下基因密码。

呵呵,这个当然是不行的,不过就因为有着这么短小精干的一副身架子,青年时期的秦部长,呵呵,当然这个时候还不能叫做秦部长,对了,应该叫秦全忠,就已经通过人民军队的挑选,进入了部队,在军队的大熔炉里历练。

与其说是经过人民军队的挑选,不如说是全忠他爹和他妈主动将他送到了当年部队招兵的人手里。因为还在全忠这孩子小的时候,某日家门口突然来了一个讨斋饭的和尚,看到全忠这小孩儿头圆、额宽的,便一口咬定这娃娃将来肯定会相当有出息。俺写到这里,大胆估计当时这和尚肯定是饿得实在发慌了,才心生一计的,为了得到一餐饭的施舍便夸赞起孩子来的。

这一夸赞不打紧,直接让全忠他爹和他妈一合计,顾不得这和尚原本是不应该吃荤的,直接把家里唯一的一只靠下蛋赚取些油盐钱的老母鸡给卡察炖了招待和尚,这和尚也不白吃,又问了全忠的名字,当得知孩子的大名后,立即显得更加惊讶起来,说道:“娃他爹娘,你等看看,你家这娃儿的名字可不得了了”,和尚抹了吧吃得流油的嘴巴说,“你看哟,这全忠二个字,你分开一折开看,不是人王中心四个字吗,想那当年后梁开国皇帝,也是人王中心四个字的组合,叫朱全忠的,人家叫这个名人,最后做了皇上呐”。

全忠他爹和他妈一听这个,心中又是激动加兴奋,又是惊慌加恐惧,这可不是你乱说的,因为他们知道,天机泄露了,不光神要惩罚俺们的全忠,就是大队里搞社会治安的主任知道了,也要对你进行管制,你这个家伙,怎么可以有称王称帝的思想。那时农村里最小的社会组织叫大队,虽说机构小,可大队是什么都能管的,叫做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要管你呼吸。所以全忠他爹和他妈那个一想到这里,顿时吓得要命,坚决不让和尚继续说下去。

不过和尚很机灵,见夫妻两个吓得不行,便停止了夸赞,改口安慰道:“你这姓不错,秦始皇的也是这个姓呢,天生就是个做皇帝的命,即使做不了皇帝也可以做大官呢”,听到这里,全忠他爹好歹还是读过些书的,和尚的这话已经忽悠不到他了,不过他也没有戳破和尚的忽悠,只是道:“师傅,秦始皇好像不是姓秦吧,再说俺们余店秦姓人,都是南宋秦桧的后人呢”,的确,南宋秦桧杀害了岳飞后,他的后人在临安城,也就是现在的杭州市,已经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只好收拾东西,带领家眷沿江一路向西,逃到了余店,现在算起来,已经七八百年之久了。

见谎话被戳穿,不过这和尚到到底是江湖中人,脸皮厚得比俺们剩州的老城墙的皮儿还厚不少,只见他一点都不显尴尬,还坚持己见,有根有据地一提全忠的耳刮子,叫夫妇俩个走上来看仔细些,说道:“你这娃儿,头圆、顶平、四方脸,这一看就是个好兵坯,我敢打包票,将来一定是个吃皇粮的主儿”。看这和尚又是起咒又是打赌的,夫妇俩就又留这家伙吃了一餐饭。

虽然夫妻两个知道和尚话里水分太多,但他们记住了,自己娃儿将来是个吃皇粮的主儿。于是不到十八岁,夫妻两个便央求大队里管征兵的民兵营长,找到部队上驻点招兵的人,又是送礼又是请吃饭的,再加上,全忠这娃儿,本来身体素质就不错,所以就这样进了部队。

有人说部队是大熔炉,可秦全忠更愿意把部队比作大学校,因为他在这里不仅学到了军事技能,也学到文化知识。他军事上对狙击技术特别感兴趣,尤其喜欢一个人埋伏在草丛里,静静地等待敌人像鱼儿一样上钩,又像狗熊一样进套,然后在关键时刻给予对方最关键的一枪毙命。他理论上对孙子兵法特别感兴趣,非常喜欢孙武所处的那个春秋战国时代,尤其喜欢春申君、信陵君、平原君和孟尝君四君子养士的故事。

事实上,秦全忠的成长还是应验了和尚的话部分的正确性,至少和尚的这二顿饭不能算作白吃。因为全忠入伍后就在部队服役了近二十年,当兵吃粮这么多年,之后转业到地方,成了名符其实的国家的人,那个时候国家干部吃的是粮食叫国家粮,所以跟和尚口里的皇粮差不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