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莽很快把没有战车工厂的遗憾放到了一边,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自己能够调动的资源上。
他这次很注意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偏偏是这次?为什么是现在?为什么在这里?获得雷达的条件究竟是什么?我究竟做对了什么?”
“首先排除的是打胜仗。之前在格罗季夫卡就打过胜仗,不止一次,但是却没有得到任何提升。”
“红警系统的运用程度?也不对,所有的单位我都已经用过,不像是由熟练度决定的。”
“捷尔任斯克究竟有什么不同?自从我到了这里,我就下意识的觉得红警系统有了一些反应。”
“这里的战况更激烈,军队部署的更多,战区更大……但这里也不是最激烈的战区。”
程莽继续想,“还有什么是唯一的、绝对的,能够有决定性影响的?”
程莽把思维发散开,把所有可能的因素都考虑了一遍。忽然,他想到了一点,“巴赫穆特?”想到这点,他所有的思路好像都找到了出口,相互交汇了起来。
巴赫穆特是俄乌战争持续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也是最血腥的,前后持续224天,接近10万人伤亡,甚至有人将其与一战的凡尔登战役相提并论。不管怎么说,巴赫穆特是俄乌战争最大的绞肉机,是毋庸置疑的。
而巴赫穆特离捷尔任斯克,只有25公里的直线距离。
他突然向东北方向看去,好像自己的视线能够穿越层层树林,直接看到巴赫穆特的城市一样。
他决定一定要尽快去一趟,好好确认一下自己这个想法。
提升红警系统是当前程莽最重要的事情。说干就干,他立刻着手开始构思安排。每次队伍轮换的机会和时间都很宝贵,他不想一直拖到下一次出征回来。万一下次又换了一个城市,再回来巴赫穆特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他向营长以及132旅的团部发报告,建议在下次部署前,能够组织俄朝联合部队进行演训,进一步提高战斗力。由于联合部队的设计核心,是以瓦格纳老兵为骨干,结合朝鲜方提供精锐和一半人力组建而成,所以,按照瓦格纳的已经证明相当有效的战术持续地训练队伍,是他作为目前联合部队唯一连队的队长应该要做的。
而学习瓦格纳战术的最好地点是哪里?正是证明了战绩的巴赫穆特。
程莽很快得到了批准和授意,并收到132旅和第9摩托化步兵旅的协助,准备带队前往巴赫穆特!
营长看着程莽出发演训的报告,想起当时在巴赫穆特战役的日子,感慨万千。当年的普里戈津老爷子已经不在,物是人非,兄弟们也有退伍的,但大部分都续签了合同。自己尽量带着弟兄们在国防部的安排下出战,本来安安稳稳,却遇到俄朝联合部队这档子事。
“普老爷子都已经不在了,为什么还要向着咱们兄弟们继续下手呢?”营长每次想起,其实心里都暗暗气愤。他不想兄弟们继续被当枪使,顶在战线最前面。他们当中的大部分确实是在监狱里出来的,但他们的罪、要还的债,都在巴赫穆特里已经还得干干净净了。没人能够从那座地狱里全身而退,如今的他们只是拖着疲惫的残躯勉强作战而已。谁还能对他们要求更多呢?
营长自己深知,凭他自己,远远抵抗不了国防部直接监督的联合部队建设。他只希望兄弟们能有个好去处,能有个好指挥官,而不是让一些二流子白白的把他们的生命的送掉。
自从营长发现了程莽,就一次次的被他的战绩所惊艳。程莽不是俄国人,不是为了在国防部里当官才来带队的,他有神奇的作战天赋,爱惜手下生命,出几次大的任务下来,居然一个伤亡报告都没有。“或许把兄弟们交给他,是个好的选择?”营长摇摇头,有些事情现在决定,还是操之过急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