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好晚膳等那人到来,我轻轻捻起胭脂粉末搓捻着涂抹到脸颊,桃花香气甚是好闻。未到酉时,便得令到他来的消息。我连忙起身行礼。
“免礼。”他拉起我的手。
“陛下,臣妾未布下晚膳。”说完便吩咐呦呦。
“无妨,可好些了。”关切的眼神。众人见状纷纷退下。
我淡淡笑着回应他:“无碍了陛下。”
“陛下可否告知臣妾,在您未送任何消息到宫中时,都发生了什么。”
“敌军数量庞大至极,第一场战胜利之后,当晚遭到突袭,你父亲连夜护送我到邻县,朕连夜起书到邻国支援,未曾想被敌军知晓半路拦截,迫不得已下,朕派一名死士回朝,又赶到生死崖准备博一死战。”他语气平淡。
“朕不惧生死,朕俱肩上的家国责任就此瞬间灰飞烟灭了。”
“所以。”他眼神坚定:“不管发生何事,无论生死,朕爬也要爬回楚宫。”
我哽咽说不出话:“陛下为了家国事,辛苦了。”我想伸手触摸那人的脸,终是未伸手。
“还有皇后娘娘..”
“朕已知晓,朕也信你。”
这句话及他坚定的眼神给了我这段煎熬日子莫大的安慰,我将凤印交予他。
不合时宜的是,我的肚子在这个时候咕咕叫了起来...那人不禁放声大笑,我简直想找个地钻下去。
“来人,布菜!”
太和十一年一月二十一,在温桀实施的政策下,用半年的时间除恶扶良,重用人才。国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世人皆称南面楚王。
也不知是那一场战事的缘故,我落下了心悸的毛病。太医说需得静养,忌大悲大喜。我终日也好生的养着,温桀为此昭示天下名医入宫为我治病。
“今日又是什么补药呀。”我皱了皱眉头询问呦呦。
不料门外想起那人的声音:“当然是良药了。”
“陛下。”我行礼。
“今日朕是来问你一件事。”深邃的眼睛,认真的神情。
“今日早朝,百官要给朕选一位能母仪天下的皇后。非议诸多。朕一时想不到合适的人选,沅熹觉得谁合适呢。”他试探的语气。
“想必陛下心中该当有合适的人选了。”我道。
他爽朗一笑:“百官提出景之女及张家女最为合适。那群老头说什么景妃已生育一子,最为合适。”
他顿了顿,话音一转:“按照礼法来说,景妃确是不二人选。可朕不想拿合适二字当说法。”
“朕,要立沅熹为后。”
太和十一年七月十一,封后大典。
我身着一袭精雕细秀的凤服,沉重的发冠,娇艳欲滴额唇,被宫人理了又理的衣襟。铜镜中的自己,晏晏如花。我缓缓抬起穿戴金甲的手,被呦呦扶出殿门。
远远看见宣政殿前得他背着手,挺拔的身姿,目光如炬,似是等着我的到来。我一步步踩着脚下的一砖一印,虽是做足了准备,手心却依旧渗出丝丝薄汗。随着我缓缓入场,眼前场景像是倒流回刚进宫的那日。内侍官高呼。
(正二品辅国大将军之女张菀宁)
“正一品建威将军之女张菀宁。”
(中选。封正五品贵人,赐封号仪)
“朕承先帝之圣绪,获奉宗宙,战战兢兢,无有懈怠。朕闻为圣君者必立后,以承祖庙,建极万方。贵嫔张氏,建威将军张峥之女,昔承明命,虔恭中馈,温婉淑德,娴雅端庄。宜建长秋,以奉宗庙。是以追述先志,册为皇后,母仪天下。不替旧命,使使持节兼太尉授皇后玺绶。”
骄阳当空,燕雀皆鸣。百官朝拜,氏族拥护。
至此,史书多了一位泽容皇后。
泽容,意为恩泽慈悲包容之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