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记溪刚走进正屋,奶奶只是抬头看了一眼便又低头忙手中的针线活
“奶奶,我来看看你!”
“溪丫头,长这么高了,去年奶奶见你的时候,你还没有,这桌子高呢!这一年都长了这么高的个!”
“奶奶,您的身体还好吧!”
“丫头不用操心,奶奶的身子骨硬朗着呢!”
“奶奶一定会长命百岁的”
“我们溪丫头居然和老五有着一样的孝心,奶奶高兴着呢!”
奶奶朝着正屋偏西的位置喊了声
“老三媳妇儿,把给丫头准备的压岁钱拿出来。”
只见屋里边的女人不耐烦的答应了声“嗯”便走了出来
溪丫头叫了她一声
“三伯母”
只见女人又不耐烦的说了一声
“给给给,你奶奶给你的就拿住吧”
溪丫头本想回拒的,可是不得不接下了
奶奶又说
“溪丫头,拿着吧!你过年的时候没有回来家里的孩子都有的。”
过年的时候哪是溪丫头不想回来,明明是回来了又不受家里长辈的待见。大人们之间的事儿,溪丫头心里还是多少知道一点的。
屋里的女人正是溪丫头的三伯母,溪丫头在她眼里最不受待见,这个三伯母呀自己没有孩子还看不惯老五家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李奶奶李爷爷天天催她和老三要个孩子。
可是要了几年了,还是没有孩子,李奶奶让她和老三去医院检查检查,是不是有了病,到底是谁的毛病,不能生孩子,早治疗也好过不治,总得要个孩子养老,她却迟迟推脱着不肯去。
所以她一看溪丫头和老五一家人就有生不完的气。自己过的不好也看不惯别人过的好。这是当今世界上世人心里最难改掉的毛病。
溪丫头心里明白,家中女孩自是不受欢迎,虽然没有皇位要继承,但是也需要儿子来传宗接代。
家中的长辈也是很封建的思想,他们认为女儿终究是要嫁人的,便也不入祠堂不受后辈的供奉。
没多久过后天色便暗了下来,黑夜吞噬了整个世界,黑夜的笼罩下连云都变了颜色,变成了乌黑的。乌压压的一片,雁子在死寂的空中飞的很低,看着天气的样子,今晚必定要下一场大雨。
李记溪在院子里面亭子下坐着,哼着儿时姥姥教的歌谣“我坐在高高的土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她想着,如果现在在姥姥家一定会是掌上明珠,而不是被冷落在一旁。就在这时,一大群人从祠堂里面走了出来,显然是已经商量好了,也忙完了。
老五带着儿朝着女儿走了过来,李记溪没看到,只是在发呆。直到李却叫了声溪儿,李记溪才反应过来有人叫她。
“爸,归儿,你们商量好了?”
“嗯,饿不饿,走吧,去吃饭”
“好”
“归儿,叫姐姐”溪丫头看着可爱的归儿说
“姐姐”归儿那乌黑的大眼睛格外惹人喜欢,小脸儿上的肉显得小男孩格外稚嫩,迷人的小嗓音也格外讨喜
溪丫头和李却正牵着归儿往厨房走
“爸,今天晚上我们住在老宅吗?明天再回?”
“天这么早黑了,恐怕要下大雨”李却想了想说
又接着说“今天晚上先住一晚吧!明天一早我们就走”
“行,听爸的”
老宅的院子很大,住下几十号人不成问题。
很快他们爷仨三人便走到了厨房外,厨房外有一张长桌,桌上已经坐下了很多人,溪丫头抬头看了一眼,全是叔叔伯伯辈儿的人和他们的孩子,中间坐的便是族长李蹴,也是溪丫头的爷爷,桌上没有一名女性,厨房偏屋还有一张桌子,是李奶奶和几个儿媳妇,李奶奶叫了声“溪丫头”李记溪便走到奶奶身旁坐下
这边,族长也示意李却和归儿坐下。
一顿饭,吃的所有人都有一种说不出的压抑,是行为上的压抑,更是思想上的压抑,还没吃完饭,伴随着雷声大雨哗啦啦的从天而降,这雨似乎总是让赶路的人一丝防备都没有。此时随着雨声,有人心里的石头也悄然落地,听着雨声倒放松了不少。
李族长说
“你们明天再回吧,看这雨一时半会儿也停不了,下雨天路又滑,不好走,住一晚明天走”
儿子们听了说
“是啊,很久没见过乡下的雨了”
“不急着回”
“住一夜也好”
“晚上开车也不安全”
即将用完晚饭,人们都准备离开的时候,李奶奶说
“四个小孩子到奶奶屋里坐会儿,奶奶好久没见孙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