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王无言命人传信给耿、岑二位将军,共商后事。阮星竹借口与汉军谈判后续事宜,进得汉军营中,摇身一变又成了汉瀚海郡王刘序刘从之。
刘序之所以让王无言请两位将军过来商议,是有自己的心思的。葫芦口水战俘虏的伤兵,都已派人移交耿修。而后山埋伏的岑云,更是早已将提前转移下山的唐门教众,一网擒获。这两处俘虏,如果在二人营中呆的时间长了,恐怕性命不保。
刘序将适才的情况,说与耿岑二将,但绝口没提假扮阮星竹的事。耿修跟岑云最开始坚决反对留下这些祸害,一心想歼之而后快,毕竟反贼在那个时代是非常敏感的,谁不知道高祖皇帝是怎么登上大位的?反贼建立的王朝,历来对反贼最是提防。
作为督军的刘序,早就料到会是这种情况,耿岑二位是武将世家,即便人算不上聪明,但对皇帝的忠心是没得说的,只需跟他们说一套君君臣臣的大道理便罢。
“两位袍泽,消消气。刘序做此决定,也是为大局着想。想这滇南蛮荒已久,尤其是历经了新莽乱世,此处更是与我大汉面和心不和。所以,此次发兵,还是要以安民为主,既然唐门已然归降,再大开杀戒,怕有不妥。况且,我计划留守部分六神司官差,将唐门各宗人马收编,辅助当地郡兵,维护滇地治安。二位意下如何?”刘序心想,作为督军,把道理给你们讲开了,就可以了。
“刘督军,咱们益阳守军近万人,难道还缺这五百唐门余部协助吗?依我看,在这深山野林,都砍了罢了,省的夜长梦多。”这耿修将军快人快语,实为一般的武夫思想。
“说起这益阳守军,少数为汉中子弟,历来对这里水土不服,通常是轮流戍边。多数为当地招募的兵勇,陛下当年整饬滇南时,可杀了不少昆族人,这些人跟朝廷可是真正的血海深仇啊。倒是这唐门中人,虽然有居中谋逆之嫌,但其实大部门都是在新朝之后,唐门诸位长老收留的孤儿,与我大汉本无仇怨。耿江军,两相比较之下,您看那一路兵,更可靠呢?”刘序这番讲解,确实分析的很透彻,而且说到了耿修的心里(刘序自然早已用读心术探究了二人的心里想法)。耿修与岑云二人,其实最怕的就是来这蛮荒之地戍边,现在如果有了唐门这一支奇军,个个是以一当十之辈,陛下定然不会再增派人手戍边。
“只是陛下那边,如何交代……”岑云一直默默不语,但是却问了一句最关键的话。
“二位大可放心,一切由我刘序去向陛下解释。”刘序对于这一点,心里还是有数的,刘秀虽是武将出身,但是更看重人心所向,收编相对于剿灭,更投他的心思。
第二天,刘序又打扮成阮星竹的模样去了天工院,言明官军的立场,委任五十名六神司官差值守,分派到五宗,此间动态随时用驿鸽联络。然后借口随大军一起去面见当朝皇帝,谋划唐门的后续安排,便下了山。
沿途不表。
刘序回到洛阳之后,以督军的名义向刘秀汇报了战况,并将收编唐门五宗的事一一细表,坦陈了留下唐门辅助益阳郡兵镇守南疆的益处。
刘秀听后,也觉得此事办的得体,既制止了大批量的伤亡,又避免了内乱,确实符合当下仁德治国的策略,只是刘秀并不知道这阮星竹就是刘序,如若知晓此事,怕是会更加放心。
耿、岑二位将军也各获封赏,对他俩来说,无非就是由都城去滇地来了一趟武装游行,二人对刘序一顿感恩戴德之余,心里也由衷的佩服这个喜欢“奇技淫巧”的郡王。
随后,刘序命王无言坐镇六神司,自己则只身前往通天峡机关坊。原来刘序在回洛阳后,不久,就飞鸽传信给会天顶的六神司官差,指派各宗精锐共十五人,来通天峡转移机关坊内所藏书简。
算一算脚程,唐门弟子应该这几日就到了。刘序这么做,也是为了通过来通天峡,转移书简,打消唐门中人的疑虑,坐实他阮星竹这个虚构身份,把唐门顺利的收为己用。
此次派来的果然都是精锐,做事干练,领头的就是赵星南。刘序之前总是担心被赵星南识破,因为当时在枫林晚,赵星南、樊星采二人就是为四名雷火宗师叔报仇而攻击的刘序。所以,在与赵星南对话时,刘序(阮星竹)专门提到,当时他奉师命下山采办物资。谁料数日后回到山上却只见通天峡内一片狼藉。后来在在水潭边寻到四位师父的尸身,妥善安葬。
“宗主,通天峡几位师叔虽然未曾谋面,但与蟠龙山也是血脉相连啊。那日我们收到六神司上骊山查案的消息,就料到四名师叔会有麻烦。于是率百余弟子星夜前往,怎料还是晚了一步,只见到四位师叔的坟墓。那个时候想必宗主您已经离开通天峡了。”赵星南说道,话里话外,倒是没有流露出对刘序阮星竹这个身份的怀疑。
“确实,当日,安葬完四位师尊之后,有些失魂落魄,就下山游荡了一些时日。这次也是听到朝廷发兵蟠龙山的传闻,才与众师门汇合。”刘序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