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别人谈及家庭的时候,说的最多是爸爸妈妈很疼爱我,非常尊重我所有的决定,因此朋友们一致认为我生活在一个幸福有爱的家庭。
其实不然,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表象下的争吵不休,关起门来也会想要动手的情况。
六岁那年,我刚回到爸妈身边,本是应该高兴地,可我总看见他们三天一大吵,两天一小闹的情景。
爸爸性格比较大男子主义,强势霸道,妈妈在银行工作时不时会有员工聚会和团体旅游,但是爸爸总喜欢管制妈妈的自由,不同意她去参加,于是两人整天吵闹,谁也不理谁。
直到有一天邻居大哥领我上别人家玩,突然有个小孩来和我说你爸爸要打妈妈了,可当我回去的时候家里安安静静,我因为害怕躲在门口,并没有马上进去,探头往里看只有妈妈独坐在那里。
我这才敢走进去,从上到下将她整个人巡察一遍,没有发现不好的地方,而妈妈也没有伤心难过,所以我不知道这件事是真是假。
后来我跟BY大人讲起这些时,我说我以后家庭要是这样的,我宁愿一辈子去当老姑子,不嫁人,也不想害人害己。
他骂我傻子,说人总会成家立业,不能因为害怕吵架就不要家。像你爸妈这样争吵,他们也没有不要家,不要你啊。
是的,他说的没错。我以前一直不明白我爸妈明明性格不合,思想三观又不同,为什么他们会在一起。
更何况,自从知道妈妈是为了照顾外公外婆才选择留在当地工作和成家,不然以她的学历去大城市工作或许能找到有共同语言的另一半。想到这里,我每次都觉得爸爸娶到妈妈是前世修来的姻缘,为何还不能多些包容。
也是从这时候起,我很少跟他们敞开心扉,什么事都往心里藏,不跟任何人说。再者我在学校总被男生欺负,除了邻居大哥和家里熟悉的兄弟,我很排斥其他男生的靠近和接触,能离多远便离多远。
连带着我长大后跟邻居大哥倾诉也越来越少,性格变了许多,从一个开朗活泼的天真孩童到一位安静内敛的孤独患者。
我相信这世界有纯洁美好的爱情,但我觉得自己不会遇到,不能拥有。
直到在高中遇到了小z同学,他虽然也爱欺负我,却是不同的感觉。小时候那些男生见到我是各种欺压我,而他是好友间的玩闹捉弄。并且在他好友逗弄我时,我负隅顽抗,甚至忍无可忍动手打回去时,他会在一旁竖起手指说:“做得好!”
可就在我即将看见黎明照进黑暗,阳光温暖心怀,想要慢慢放开尝试着走出封闭,去接受这世界给予的美好之时,命运的齿轮再次转动。
分文理科,他选择理科,我读了文科,阴差阳错,我又把自己刚刚打开的天窗紧紧地钉上了木桩,他只能是我的好友。
因而在认识BY大人之后,别人有目共睹他对我的温柔照顾,可他没说出口的话,让我不敢深思和前进,害怕重蹈覆辙。
我一直有意无意地隐藏避让,直到发现他喜欢的人是我,苦于纠结时小Z同学鼓励我去表白。
我想退缩了这么久也该为自己争取一次。既然肯定的答案是互相喜欢,那就不必计较谁先谁后,结果却是个乌龙。
当时以为我们会就此错过,再也没机会见面。我心里特别难过,反之想想熬一熬,似乎又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在一起也挺好——两个人差距太大,他是家里的宝贝,优秀又耀眼,如同天上的皓月星辰,而我胆小又普通,脆弱而固执,只喜欢缩在自己的世界里小心翼翼地行走着。
可谁知,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绕来绕去我们终归走到一起。
我儿时最大的心愿,是在一个风景如画的小镇开家小店,周围有小桥,流水,鸟语,花香,偶尔还能靠窗而坐,看看街上人来人往,期盼人群中有人专为我而来,对我温雅一笑说:“让你久等,我来了。”
但如果我等不到那个人,我宁愿一辈子形单影只。因为我只有一个一生,无法慷慨赠与我不爱之人。
小时候因为父母日常的争吵,很长一段时间我不相信爱情,不相信婚姻,不认为自己会喜欢任何人。但小Z同学是例外,BY大人更是例外的例外,却是我的幸运。
钱钟书先生曾经对妻子杨绛女士这样说过:“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过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而我在遇到BY大人之前,从未想过恋爱;在一起之后,我动了要和他共度余生的念头,不想害怕和退缩。
后来BY大人问我说:“你想过以后吗?”
我当时并未深思,直言说:“当然,我早就想好了。以后你去哪儿我就跟你到哪儿,一辈子粘着你。”
他本想说我不是问这个,转而拍了拍我的头,轻笑道:“你这傻脑袋瓜终于开窍了。可就算我答应,你爸妈也不会同意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