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的功绩,和在华夏历史中所占的比重。
牢牢震撼了历史中的诸多帝王将相。
他们不禁开始反思:
为什么有人能做到这种地步?
而自己却只能活在历史的角落里,无人问津?
……
在众人的疑惑中,第六人也登场。
【姜维·蜀汉名将】
热门评论为:
【蜀汉之灭,非将军之过也】
【姜维连先帝都没见过,却誓死要守住先帝创下的基业】
【老将军,可知天水姜伯约?】
【蜀汉那块热土上最后一个理想主义者,伯约死后,季汉再无一人真正相信汉室能够复兴】
【天水麒麟儿,一计害三贤】
【蜀汉最后的风骨,伟大的理想主义战士】
【我计不成,乃天命也】
【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
【水晶炸了,还坚持操作的狠人!】
……
东汉建安七年,
一个男婴出生在天水翼县的官宦之家。
他的父亲,为他取名姜维。
12岁时,他的父亲死于一场羌族叛乱。
父亲去世后,姜维选择从军报国。
这一年年底,他随夏侯渊部收复了凉州与诸羌。
小小年纪便已功名在身。
时人称其为,天水麒麟儿。
公元228年,诸葛亮出师北伐。
郡中父老,皆闻风响应。
天水太守连夜逃往上邽。
姜维等人追至不及。
各地官守也不放他入城。
走投无路的姜维,投降了诸葛亮。
这时的姜维27岁,诸葛亮48岁。
同年,马谡兵败街亭。
汉军失去战略据点。
姜维跟随诸葛亮回到汉中。
在诸葛亮的重用下,
短短时间里,姜维便被封候拜将。
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
初入汉营便得如此重用,
复兴汉室的志向贯穿了姜伯约的一生。
公元234年,
姜维随诸葛亮出师北伐。
由于司马懿坚不应战,
随着战局变化,诸葛亮的身体也被拖垮。
这一年的秋天,诸葛亮向众人交代了自己的后事。
病逝于五丈原。
汉军按照其生前安排,
秘不发丧,有序撤退。
司马懿率军追击。
姜维命人反旗鸣鼓。
吓退魏军。
诸葛亮五伐中原而不得,
在他的身后,是另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殉道。
以攻代守,积极北伐。
这是诸葛亮生前定下的谋划。
为了延续恩师的战略。
在修整四年后,姜维率军北伐。
25年时间,
姜维共发动了11次北伐。
他从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
变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
这一年,他已经61岁了。
为了避免被黄皓陷害,
他选择避居沓中。
次年,魏军五路伐蜀。
姜维在剑阁拦住了钟会大军。
然而,此时的邓艾却偷渡阴平。
直取成都,刘禅出降。
姜维在郪县得到了刘禅的敕令。
在极度的不甘与失望下,
他出城向钟会投降。
他得到了钟会的赏识。
二人出则同车,坐则同席。
他暗中写信给刘禅:
“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姜维发觉了钟会的异心,希望趁机复兴汉室。
钟会计划让姜维领五万兵马出斜谷,自率大军随其后。
人马潜至长安,令骑兵从陆道,步兵从水道顺流浮渭入河。
届时与骑兵会和洛阳,一举而定天下。
姜维企图诱导钟会诛杀魏将。
而后他再杀钟会,尽数坑杀魏兵,复兴汉室。
然而,这一切犹如梦幻泡影。
公元264年3月,
成都发生一场混乱的兵变,
一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