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二友与众人谈话之时,来了几个士丁,手持长矛,那带头的首人,喊了几声:“谁想见国主。”
即时,行至,众人闪开。
那首人的见了二友,曰道:“我曰公羊子,号伯太,乃姑结国参事,汝二人想见国主。”
圣仙曰:“正是,吾二人乃虞国使者,来见汝等国主,有事相谈,望请引见。”
话罢,汉东便取出羊毛节杖。
那伯太见了,曰道:“随我来罢。”
于是,二友随那伯太而去,不长时,行至一巨树,但见得:
“巨树有洞府,门前兵丁列列,洞中为王殿,望见上下有窗窟,细数共九层,绿叶吊果子,红花开遍树。”
入至巨树洞中,又见得:
“翠玉光摇,四处水晶。石台生紫花,窟窿挂绿滕,殿中石围堆高火,那国主坐在平台上。”
那伯太上前奏曰:“国主,有上邦虞使来见。”
而那国主坐于石椅上,一言不发,闷闷不乐,心不在焉。
伯太近前,又对其国主曰:“国主,上国虞使来见。”
那国主恍过神来,曰道:“请来使随坐。”
于是,侍丁取来席子,二友坐下。
圣仙曰:“国主,今来特请国主借一道,让吾等疏洪治水。”
国主细语告伯太,送二友往客棚,明日再议。
那国主转身对二友曰道:“请来使先暂住下,明日再谈,散了。”
随即,那国主退去。
圣仙曰:“国主,国主。”
汉东问伯太曰:“汝国主,这系为何。”
伯太曰:“请两位到客棚再谈。”
随即,伯太引二友出了洞府。
却说三人行往那客棚的路上,听到不远处有女子哭声。
汉东问曰:“这又系为何?”
伯太曰:“先往客棚再谈。”
不长时,伯太领二友到了客棚,三人便席地而坐,汉东迫不及待地问伯太,其国内出何事了。
那伯太曰:“在吾国东五十余里,有一山,山上有一金石高岭,故山名曰金石岭,两年前,白风国侵吾国,两军在金古岭下大战一场,我兵败逃,那敌兵穷追不舍,忽发大风,乌云密布,岭上飞下一股黑气,发出闪电,吓得敌兵乱窜逃离,我国将士皆下跪参拜,谢其救命之恩。那股黑气飞至半空,化为一模糊人形,对国主言道,我乃此方山公,今救了尔众,可要还报。”
圣仙与汉东听后,互看了一下。
圣仙曰:“后来如何?”
那伯太曰:“先生请细听,那山公要食少女,回报三十名少女与其。”
汉东:“此种回报,吓人。”
伯太曰:“国主只能与他贡上了三十名少女。不料,过了四个月后,那山公又来索取少女,国主不从,那山公便打伤国主,闯入宫中,吸食了一些宫女之血,在城中,食了数个婴儿。搞得城中一时不得安宁,此事过后,国人皆以为不会发生,可是,又过了四个月,那怪又来索取,国主列兵对战那山公,兵众岂是那山公对手,一战下来,全部伤痕累累,那山公在宫中四处抓宫女吸血食肉,见着大肚子之国妃,要破国妃肚子,想吸食其肚中胎儿,那山公刚近国妃肚前,倾时,肚中闪出金光,那山公便被弹至一边,于是,那山公恼羞成怒,在口中吐出一条鬶虫,闪入有孕国妃肚里,随即,国妃便晕倒地上,而那山公留下狠话,说每四月,来取女人以享用,那山公也随之化风离去。”
圣仙曰:“那国妃死耶?”
那伯太曰:“说来亦是怪事,那国妃至今晕迷,并未死去,而国主为此事,心乱意麻,终日闷闷不乐。”
汉东曰:“原来如此,怪不得汝国主那般模样。”
圣仙曰:“方才听到女子哭声,不知又出何事?”
伯太曰:“那些女子便是献与山公之物,五日后,又是四月之期。国主不得已而为之,两位先生,请安息,我尚且有事,先告退矣。”
随后,伯太告辞,二友相送,那伯太离了去,不题。
圣仙曰:“那山公必是妖怪无疑,以吾之见,现往金石岭一趟。”
汉东曰:“英雄所见与同,现往去也。”
话罢,二友化为金光,径出其国向东而去。
不长时,二友来至金石岭之下,只见得:
“嫩柳青丝拂河边,峻岭悬崖好生险。万草丛生,岩石滴水。风和又日暖,不见鸟兽鸣。静静幽幽,一风不来。瀑布直抖,热气飞腾,萝藤绕挂。”
二友看了一番后,便上了山,一路见得:
“壁石有画,丛草高人。半山雾云,崎峻高低不平。石虎卧睡,腾蛇挂松,峰岭碧绿起烟,道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