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二十八章 征灭卢朱国 分流视河道 (3/4)

察山势河形等八人,与岸上众人互礼告去,遂后,那八人各搭竹筏,分游而去。

却说大禹和应龙、伯益搭竹筏,往左河一行直下。

有云:

“河道曲折,两岸荆棘交叉丛生,水浑叶飘,轻风细凉又逍遥”。

忽见一座高山上有烟火,筏飘不久,见半山不高处有一部落,山上部落众人见到了禹等三个,纷纷围望。

忽有一女子高喊:“文命哥哥,文命哥哥。”

应龙曰:“看那,有一女子在喊,不知在喊谁。”

伯益曰:“可靠岸近望清。”

大禹将竹筏靠岸慢游,仔细望了望,见到那高喊女子,原来是妻子女娇。

大禹对应龙、伯益曰:“那是我妻女娇也”,话罢,向女娇及山上众人视礼挥手。

大禹曰:“未曾想到,此河即通我之乡落,能见到女娇。”

女娇带其小弟涂山氏君,往山下而跑,来到岸边,大禹已飘至下游。

大禹高喊曰:“女娇,回去罢,君儿,君儿,保护好汝姐姐,现有大任在身,不易停留,我会归来也。”

涂山氏君曰:“放心罢,姐丈。”

女娇曰:“文命哥哥,汝一定要保重归来。”

大禹曰:“放心!”

随后,大禹别了乡落众人,继续飘筏而去。

有云:

“一过家门禹不入,救民当以治水先。”

顺流途中,那伯益曰:“姒伯,有一问,望答之。”

大禹曰:“伯益请讲。”

伯益曰:“汝生在西,即住在东,乡落为何在此耶?”

大禹曰:“伯益不知,我虽生于蜀羌,少年赖养父延明公君养之,后知是中州苗裔,鲧公之生子也,与父相认,再后,娶之女娇。因崇地人多地少,父命我领姒部千人移居,良土而择,寻之千里,见那处野畜、果实、鱼鸟众多,前有五岭环绕,中有开广平原,近河有山,吾家居近山中,唯有一条进出之道,易守又难攻,便在那处扎居,现为吾乡里是也。”

伯益曰:“原来如此。”

有云:

“大禹乃中州之裔,生于西羌,住于东夷也。”

却说竹筏顺水长飘,来至一处,一时间,见到群鸟飞出,几人观望。

应龙曰:“惊鸟飞林,不祥征兆,可得小心。”

倾时,有两条十丈长的白蟒,从林中奔出,纵入河中,伯益见后,心惊胆战。

大禹曰:“大家小心。”

水面上平静悄悄,三人环视四周,河中即无动静,忽然,竹筏支摇动,一条巨蛇头冲水而出,张口奔向大禹,危急关头,应龙飞起一脚,将那蟒踢落水中,另一巨蟒,即在水下撕咬竹筏。

不一时,竹筏四散五裂,三人掉落入水里,那两条巨蟒,在水里滚浑游动,吓得伯益一边游,一边高声大喊救命,大禹刚升上水面,便被被一巨蟒拖下水里。

此时,应龙化回本相,将拖大禹的巨蟒咬住,随即,叼了起来。那巨蟒松开了口,大禹遂落于水中。

应龙将那蟒抓住,又撕又咬,那蟒即无还手之力,另一条白蟒,从应龙身后水下奔出,张口就咬,被应龙反手抓住头,一把被甩飞,落于水中,一时间,水花四溅。

伯益和大禹已经都上了岸,而应龙将咬住的白蟒,用力咬成两段,另一条,从水上涌起,卷住应龙,越卷越紧,应龙怒吼一声,体中元丹显光,使全身发烫,那白蟒被烫得炎辣炎辣的,随即松开。其掉入河中后,遂逃了去。

应龙现了人相,飞到岸上,打坐静炼,使法内修,不一阵,逼出了内热之气。

大禹曰:“庚辰,无事罢?”

应龙曰:“无事,莫要为我担心。”

大禹曰:“真是多谢汝也,没汝,早成白蟒腹中食矣。”

伯益曰:“竹筏已没,该何为耶?”

应龙曰:“方才飞行之丹受了害损,使我暂时不可飞行!”

伯益曰:“看,前面有片大同竹林。”

大禹曰:“真是天无绝人之路也,吾有开山斧,我去斩来作筏。”

应龙曰:“那我去找藤条,伯益,汝去助文命。”

伯益曰:“好。”

随后,几人脱下衣服挂晾于岸,然后,伐竹搭筏,不长时完工,天色也逐渐临晚,几个又在岸上架木起火,休息一晚,次日,推筏入河,继续起程而去,不题。

有云:

“三分视河流,看谁可寻到?”

话说中冬与太莲纵筏往河流,有云:

“两岸高山峻岭,地形虎踞龙蟠,沟池连环带,不见人烟,杨多柳多红花多,不见鸟儿飞,沙音微风让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