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丢了性命。
高杰认为自己的能耐甩高迎祥几条街,他才是这支队伍最适合、最急需的一把手,换他上位是双向奔赴,在他的坚强英明领导下,这支队伍一定能改头换面日新月异,走出个虎虎生风,走出个恍若隔世。
但高杰的观点属于小众,没人认为他比高迎祥强。在大众眼中,高迎祥是位优秀的领导,一个人能打十个高杰。
高杰有些生气,怀才不是怀孕,岂是肉眼凡胎能随随便便就看出来,这帮狗眼看人低的下贱东西!
在大家崇拜高迎祥高瞻远瞩决策英明时,高杰总在无声呐喊:“这都是我给高迎祥支的招,他窃取了我的知识产权,他只是台人形复读机。”
每次大家赞美高迎祥带领大军纵横沙场冲锋陷阵嘎嘎乱杀时,高杰总是满腹尤怨:“你们瞎了吗,是我在拼命杀敌好不好,他负责乱杀,我好多少回差点嘎嘎了,老子干了脏活累活,高迎祥只是吃现成的”。
每个人都有被认可的强烈愿望,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人才,每个人都憎恨统治者“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能做到“人不和而不愠”的一定是修行到了一定高度的真君子,怀才不遇是件让人生气的事,比如以前曾有只猴子因为被小看而大闹天宫。
高杰不是君子,也不想当君子,他只想当一把手。因此,在被人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时,高杰总觉得这是在矮化、贬低和讽刺他,他会生气地说:“什么二把手,无非是给一把手打工的高级牛马,再拔萃的畜类也是畜类,把牛马再分个三六九等有意思吗?”
当被人称赞指挥有方时,高杰总会委屈巴巴地自嘲道:“能打有什么用,韩信号称兵仙,白起号称战神,岳飞被尊武圣,无非是些物美价廉的工具人,随时被轻松拿捏,上头的一个眼神、一道旨意便能弄死他们。”
战争闲瑕或夜深人静,高杰开始琢磨高迎祥的成长经历。随后,高杰又在指战员官兵中进行了深入调研,想着复制高迎祥的成功之路,尽快逆袭转正上位。
经过全面取材、缜密分析、大胆假设和小心求证,高杰最终确定,大家愿意跟着高迎祥混有以下四个原因。
第一是能力。战场争雄优胜劣汰,大浪淘沙沙尽见金,当初一起创业的反王们已经死了一大半,而高迎祥总能化危为机遇难呈祥,一次次在死人堆里爬出来,百战功成做大做强,现在甚至敢和洪承筹、曹文诏、卢象升、左良玉、陈奇瑜等军中大佬PK且还能全身而退,用战绩证明了他是一位绝对优秀的领导人,大家坚信跟着高迎祥混有前途。
第二是论资排辈。当一把手讲究先来后到长幼嫡庶,这是道德伦理,便如王伦只是个落弟秀也是林冲这个十万禁军教头的老大,便如晁盖不死便永远轮不到宋江上位,便如阿斗再扶不起也是诸葛亮的领导,哪怕是最简单的公交车抢座也得讲先到先得。高迎祥建立了这支高家军,然后一把屎一把尿拉喂养大,先入主为,顺理成章当一把手,大家想当然地奉高迎祥为主且没有换人的打算,其他人即使能力再强、功劳再大,也得有个高低上下、尊卑主辅的规矩,只能安分己,不能有的没的胡思乱想,否则便是得陇望蜀、大逆不道、狼子野心,甚至想也不可以,想也有罪。
第三是组织领导能力。江湖固然需要打打杀杀,更需要讲人情世故。高迎祥用兵虽然不如高杰,但他善于点将,能建立自己的优质团队,身边聚集了不少能人为其所用,很多人愿为他冲锋陷阵,愿与他同生共死。连高杰这样的人才仍然在闯军中卖命多年,高迎祥的组织领导能力可见一斑。
第四是命中注定。大家认为高迎祥能做而不死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祖上积德,走狗屎运,八字中带头富贵,祖坟上冒着青烟,是天选之子,是武曲星下凡。
以上四点是闯军的共识,大家视高迎祥为唯一的首领,而高杰个优秀的副职,是用来陪衬红花的绿叶,副职是为他量身定制的最佳位置。
已经走在了数万人前头,超过了当时全村——不对,是全镇——也不对,是全县的农民,包括超过了亭长里长乡长县长,距这支部队的一把手仅有一步之遥,差一步就幸福美满了,像有层窗纸隔着一捅便破,像戴了顶帽子一甩便掉,像鼻子前的胡萝卜稍迈一步便能够着,但就是差着这么一点点,看着闻着吃不着,一步万里,咫尺天涯。
行路难,多歧路。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汗血盐车无人顾,可笑千金收骏骨。
骅骝拳跼不能食,蹇驴得志春风舞!
高杰每天盯着高迎祥的王位流口水,看着高迎祥不学无术却还自我感觉良好、看着众人如众星捧月般围着高迎祥转便气不打一处来,好几次莫名之间有一脚把高迎祥踹下王位或者一刀捅死的冲动。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