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在过去曾是一名剑客,为了报仇曾让人丧命。
那时他成为了通缉犯,无法回到故乡。
父亲在他幼年时就去世了,母子二人相依为命。
因此,徐庶对母亲的思念格外珍贵。
他常说,等到侍奉了一位了不起的主公,就会把母亲接过来。
在此之前,徐庶曾多次试图将母亲请到他所在的襄阳。
然而,由于母亲要守护父亲的坟墓,一直以来她都拒绝了。
了解这个情况的孔明,甚至在听说徐庶离开刘备时,也心直口快地表示理解,因为他自己也能理解,如果叔父还在世,并且像徐庶一样困难处境,被曹操拿作人质,他也会毫不犹豫地向曹操投降。
竹简中记述的内容是令人悲伤的。
曹操逼迫徐庶告知新野城的情报,但徐庶始终保持沉默。
因此,作为报复,他的母亲被残忍地杀害了。
这是一种残酷的手段。
为了给其他人进行了一场表演,为了未来他南下时可能发生的事情,以及为了对刘表和其他江东诸侯的示威,而且他还扬言,对那些不提供情报的人,都是丝毫不留情砍头。
更加阴险的是,公然上是伪装成自杀。
徐庶无法公开抗议。
这是一个令人发指的故事。
曹操也是个不道德的人。
刘备喃喃自语。对此,关羽说道。
他是一个残酷的人。只有完全顺从他的人,他才会手下留情。不屈服的人,他会毫不犹豫地切除。
切除?徐庶吗?
曹操难道要把可以称为恩人与兄弟帮助他的人带走,现在却像对待毫无意义的东西一样,将他切除吗?
怎么可能会有这么蠢的事。
孔明想要说“让我们把徐庶带回来吧”,但声音却发不出来。
强行发声时,泪水如波涛般涌出,无法停止。
传来一声尖叫般的声音。
那是自己的呜咽声。
孔明不禁低下了头,刘备站了起来,轻轻拍着他的肩膀,轻轻摇晃着,像是在安慰一样。
信末尾是这样结束的。
我再也不会回到荆州了。
背叛曹公的我,不知道还能活多久,但像母亲那样,我也只会为了守护父母的墓地,度过余下的日子。
我可能再也见不到你了。
但是,如果你能像你曾经告诉我的那样,继承亡叔父的志向,并接过我的志向,那么我相信你会成为这个国家新领主的军师,并梦想着你能来到我所在的中原。
你描述的天下,比任何人描述的天下都更加美丽而有力。
我将在你给予我的梦中,永远沉睡。
务必前来唤醒我。
到那时,再见。
孔明记得。
在旅途中。
旅程无定,目的地与行程皆未确定,完全是一次漫无目的的旅行。
眼前出现了一幅奇异的景象。
乍看之下,这是一个毫不起眼的普通景色。
有草原,有道路,有树木,有人来人往。
然而,地面上,原本一直留下一个车辙的痕迹,在某个地方却整齐地一分为二。
一直沿着同一车辙走的痕迹,突然在这里分开,分别通向西方和东方。
明明是一起拉着货车过来的,到了这里却为了什么争吵分道扬镳呢。看,车辙完全没有偏移的痕迹。很可能,双方争执得如此激烈,根本不想再看对方一眼了。崔州平说道。
的确,车辙的痕迹,就像是对方根本不屑一顾,毫不迟疑地分别朝着不同的方向延伸。
然而,徐庶却说道。
恐怕并非如此。很可能,货车上装载的是相同的货物。为了在这里推销各自的商品,他们平分了相同的货物,分别往西和东走。
车辙分开后,它们各自的痕迹之所以没有偏移,是因为每个人都相信,同伴会像他一样,顺利地运送货物。
如果是因为争吵而分道扬镳,那么在一段时间内,彼此会互相在意,车辙应该会有些偏移才对。
崔州平感到有点惊讶,仿佛徐庶真的亲眼目睹了一般。
而徐庶则平静地望着地平线笑了笑,对孔明说:
我很羡慕走这条路的商人。乍一看,他们的道路似乎分开了,但他们却因信任而紧密相连。实际上,他们走的是同一条道路。
不过,告诉我告诉他们这个事实的话,他们可能会笑话我们想得太复杂。意识不到的信任,恐怕是最坚固的羁绊。我也想成为那种能相信他人,笔直地朝前走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