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一章 取才有道 (1/4)

正值晌午,强光环绕,照亮了宫阙严森的墙壁,也照在大殿上女子微伏的脊背。

阶上的老者背手而立,精明的双眸让人忽视了他沧桑的面容,斑白的发鬓掩盖在皇冠之下

“启禀陛下,岭州水患,大片田地淹没,流民纷纷逃往京师”

“陛下,大批流民进城,墙内治安难防啊”

“陛下,如果强制把流民赶出京师不仅加剧其他州县问题,也会因此民心惶惶,引朝廷非议啊。”

大臣们各执己见者,只见群臣首位的小家伙镇定的站着,一言不发。明帝没有立刻开口,而是把视线移到若芷的身上,摸了摸自己的胡须,便开口

“夫卿有何良策?”

此举一出,别说大臣们意料之外,饶是若芷也是吓了一跳,这朝堂突然出奇的寂静,明帝如果没记错的话,上一次的寂静还是对‘谁派兵攻打郑国’的论调之时。

看不好的人眼里多了些许玩弄和探究,只有夫姓众人,默默捏了把汗,或许他们也想看看这个稚气的小丫头能说出什么名堂。

“臣以为以京师的实力,收留一些流民不是问题,只是岭洲地势低洼,近年水患不断,可行水利,以解岭洲之本。”开口的不是若芷,而是今年的新科状元淮染。

若芷侧目看了看站出来的淮染,微了微嘴角,待若芷探寻明帝的表情,只又被一声打断。

“说的容易,这长平城里住的可都是在座的贵胄家眷,万一出了什么差池,我这京兆尹可担不起这责任。”林儒福反驳道。

“林大人所言甚是,只是这流民在长平城可能只是难民,可在岭洲也是我大沧的好子民,归根结底只要岭洲兴修水利,不发水患,百姓有粮食种,自然也不会逃离故土,万里奔师。”淮染答道。

群臣们交相接耳:“这个年轻的俊生是谁,我怎么没见过。”

“大人有所不知此人是新科榜的第一,如今任翰林院的编修”

“才第一次议事就敢这么和林老对弈,后生可畏啊!”

“话虽如此,可是水利之策也不是一朝一夕,这流民该如何处置?”

若芷本想这状元郎能继续道出解决之策,只见淮染清秀的脸上多了几分急迫,不知是否天气缘故,这后背大片已经浸湿。

“回陛下,臣以为长平城地广人稀,且多为官宦子弟,消多产少,此举一来可为城之助力,二者难民多是农民,若兴办水利,朝廷可聘用之,故此二者兼得。”若芷开口道。

“如果林大人实在不放心,可要求城中各街道巡卫增加次数,或大臣们叮嘱家眷,多加留心才是。”

说罢,朝下群臣神采各异,皆都被这若芷带动了心绪。而明帝的表情似乎没有什么变化,只思褚片刻道

“且先由着百姓去吧,水部侍郎何在?

“臣在!”

“岭洲之水利着手操办,就如夫卿所言。”

“是”

随着宦官一句“退朝”大臣们熙熙攘攘的退下,显然今天因为若芷的谏言,朝臣们对于皇帝的举动,都有了些许心思。

这是若芷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上朝’,她是帝师夫清远嫡孙女,要说这夫家是跟随沧国开国帝王的一代,帝师传承百年。而老帝师已经年迈,偏偏唯一的儿子又战死沙场。

沧国祖训:国本不可无帝师。

所以帝师一脉的传承就落在还未及蒂的若芷身上,皇帝念其年幼,皇后有代母之称,若芷从小也是在宫里宫外长大,性子也是自然洒脱,深得周围人的喜爱。

虽然不是皇室,但也和皇子公主们称兄道弟,先皇后和四贵妃也是宠爱有加,可以说她的荣耀在这大沧国可是无人可撼啊!

明帝和大家心知肚明,小若芷终究是要在这朝堂,坐守半生的。

皇帝留下若芷在大议殿,示意只留君臣二人。只一个手势,阶下的众人皆屏息移步,生怕差池。

那是明帝在位几十年帝王的威严,待众人下去,诺大的空间只留下这一君一臣,一老一少。

初冬的明目使若芷有些眩晕,望着上位和自己父亲一般年纪的人,心中难免悲壮。

“华儿,今日就你我二人,不必拘谨”明帝开口道,

“是”

若芷褪去众人在时对明帝的毕恭毕敬,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自若,一种不属于十二岁孩子的态然,通透的双眸泛出点点泪渍

“陛下老了,华儿心疼。”

这话要是旁人,定是给其十个胆子也不敢脱口的,而像若芷一般直视帝王并如此直白的恐怕独她一份了。

“瞧你那副模样,朕堂堂一国之君,何须你一个丫头来心疼”

说罢,明帝正了正衣冠,步履蹒跚。

“朕老了,只是我大沧国须得后继有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