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他不再是乱吃,而是根据自己营养学经验选择性地进食。
考虑到昨天一晚的糟糕,他米饭多吃了点,多存些热量。
一个人吃,吃了足足三顿,慢悠悠地,吃到食厅关门才走。
走出去时,就像个没事人似的,肚子一点也不鼓胀。
走向仓库的路上,他便开始考虑“龙虎风云步”。
若是这个世界的正常人,肯定直接冥想一阵,把自己融入记忆之中,让记忆融入身体之中,带着身体运转起来,运转即便直接操使功法。
可问题是,他就不是土著。
一个穿越者,对于这世界什么都好奇。
他更好奇的是为什么脚踏实地,也有引力,为何偏偏不归牛爷管。
于是记忆还是记忆,要仔细阅读……
至于理解,都仔细阅读了,当然得自己理解。
不然就直接融入这份额外记忆了,干嘛还另外阅读?
“云从龙,风从虎——”
风起则云动,呼出的气中含有水。
气动为风则云卷,水浓为雾,雾浓为云。
何为龙?何为虎?
胯骨轴子为虎,脊柱为龙。
按理说,应当是风动在云涌,可为何龙在前,虎在后?
怎么说,都是脚动之后再身动啊。
想着想着,他就觉得有点不对。
要是这么想的话,步法和身法好像没区别啊。
步子动的时候,身子也在动。
身子动的时候,为了保持平衡,步子也必须动。
他很快否决了这个想法。
步法,肯定是以步子动为主,身动为次。
身法,肯定是以身子动为主,步动为次。
两者一个用来赶路,追求移速。
一个用来闪避,追求敏捷。
想通这点的他再看“龙虎风云步”这五个字,猛地多了诸多理解。
“如果我猜得不错,这套步法应该不是以先吐纳为主的。”
自言自语到着,他先是扭动脊柱朝前倾斜。
如此一来,身体不稳,要扑在地上。
可这时,用脚朝前踏出,身体便稳健了。
那是因为脚踏出太多,超过身体,给了足够支撑。
这是不对的,因为虎超过了龙。
但是不超过的话,身体还是不稳。
可,这就对了。
不稳便要踏出另一只脚维稳,两脚互换,不就不断往前了吗?
齐铭并没有急着吐纳,他先是不断尝试,不断练习,把这熟练了。
在练习过程中,他发现脊柱与腰胯并不服帖,两者协调得不好。
协调不好,却紧紧连在一起,结果就是互相碰撞打架,互相磨损。
也就是“龙争虎斗,龙虎不伏”。
他继续微调着,又尝试了十几次,总算做到了龙虎调伏。
这时再加入了吐纳。
以吸入之气,肯定是风,但是吐出之气,则要浓郁为云。
齐铭又尝试了几十次,最终做到了让他自己都有些难以置信的事。
只见他吸入时,周围都响起了呼声。
但是吐出时,却是白气。
可现在又不是冬天,竟然直接起白气!
其实齐铭起初也有些能明白的。
那长老给的玉冰烧丹术的吐纳严谨而思路清奇,让他来了灵感。
加以修改之下,便有了现在这吐纳。
但见他伏着身子,快速奔行。
一阵深吸慢吐,周围声音呼啸,口鼻白气奔涌。
如此,果真有了“龙虎风云”的感觉。
这龙虎风云步的确是不错的法门。
奔行起来不会感到累,速度飞快,绵绵不绝。
只要体能够,就不会因为乳酸、心跳过快等原因被迫停下。
一切仿佛非常顺利。
直到齐铭感受记忆原稿一对比,他才震惊无比。
原稿和自己所想的,相差近乎七成。
比如自己刚刚想到的问题“龙虎调伏”等,原稿一个没提不说,且他觉得是错误的地方,是细节,甚至重要的转折,原稿该犯的都犯了。
相信原稿,还是相信自己?
齐铭一阵犯难过后,觉得还是相信自己。
不是说原稿不好。
只是他觉得,自己看问题都得辨证一二,原稿就主观唯心一个劲地说和教。
再则,龙虎风云步的原稿,是三套法门里最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